小班幼儿月培养目标.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小班幼儿月培养目标
#e# “”,
小班十二月份月目标
情况分析:
大部分幼儿能高高兴兴地来园,并主动向老师和同伴问早。午餐、午睡常规也比以前有了很大进步,幼儿的语言发展有一定的提高。但随着天气的转冷,感冒的幼儿较多,须加强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本月制定目标如下。
一、 运动目标
1、 学习跟着老师跑步,在跑步时不张大嘴巴,学习正确的呼吸方法。
2、 学习听辩各种运动信号
3、 学习一些简单的自我保护常识,知道有了危险要告诉老师。在户外活动时不能离开集体。
二、学习目标
1、 在老师的鼓励下,愿意学说与日常生活有关的事。
2、 能根据故事内容进行猜想,乐于将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
3、 愿意学说故事中角色的对话。
4、 能在集体中表达自己的想法。
5、 感受歌曲有力、活泼的情绪,用欢快、跳跃的方法唱。
6、 引导幼儿根据歌曲的内容和节奏用自己的动作来表现。
7、 感受气候的变化,引导幼儿发现人们的生活起居、穿戴打扮有了变化。
8、 知道自己在慢慢长大的变化,体验成长的快乐,有初步的自信心。
9、 学习各种摆图方法
10、 学习按大小特征给三个物体排序。
11、 尝试用撕、洒、贴的方法进行美工活动,体验参与美工活动的乐趣。
12、 能用手指点画图案,初步感知点和面的关系。
三、生活目标
1、
1 2 3 4 5 6 后1页
小学六年级上学期数学复习教案与教材分析
整体内容分布:数与代数 统计与概率。1.分数乘法 统计――扇形统计图。2.分数除法 数学思想方法。3.百分数 数学广角――鸡兔同笼问题。空间与图形 综合应用。1.位置 1.确定起跑线
2.圆 2.合理存款
第一单元
位置
一、教学内容
1.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二、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 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三、编排特点
1.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学习新知识。
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学习过用“第几组第几个”的方式来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并且在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的经验。教材在编排上不但充分利用并及时提升了学生的这些已有经验。
例如,例1通过呈现确定多媒体教室中学生的座位这个学生熟悉的情境,引出本单元内容的学习,同时借助教师操作台上的学生座位图,迅速将实际的具体情境数学化,抽象成在平面图上确定位置,并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如何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又如,练习一中的第6、7题,联系图形的平移及方位的知识学习用数对确定位置。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具有定综合性的问题,加深对用数对确定位置内容的理解,体会这些数学内容之间的联系。
2.呈现丰富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材为学生呈现了丰富的生活情境。例如,联系国际象棋的棋盘,让学生确定棋子的位置;通过呈现地图册中的某一页,让学生了解在地图册中如何确定一个地点所在的位置。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四、具体编排
共安排2个例题。
例1 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例2 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1.例1。
编排思想:
通过呈现确定多媒体教室中学生的座位这个情景,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出本单元内容的学习。
通过让学生找出坐在第二列、第三行的张亮同学,使学生明确“列”“行”的含义及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一般规则。
又给出了用数对表示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使学生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学建议:
要使学生明确“列”“行”的含义及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一般规则。
要使学生明确如何用数对表示位置。
要使学生明确用数对表示位置时,一般先表示第几列,再表示第几行。
2.例2。
编排思想:
教材通过呈现在动物园示意图上确定各场馆位置的情景,把用数对表示位置的实际问题抽象成用数对表示平面上的点的位置的数学问题。
通过给出用数对表示大门的位置,及让学生找出其他场馆的位置,使学生明确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让学生应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表示另外3个场馆的位置,使学生掌握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的方法。
教学建议:
让学生观察这幅动物园示意图与以前见过的示意图有什么不同。
使学生明确方格纸上数对的含义。
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加深学生对用数对在方格纸上确定位置的理解。
再让学生根据数对在方格纸上标出一些场馆的位置,达到巩固知识、掌握方法、内化成能力的目的。
3.练习一。
第2题和第3题,都是选择生活实际中的素材,使学生体会数对思想在现实生活的应用,进而能用数学的方法观察和研究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