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构造与识图 教学课件 魏明 1 第二章 投影的基本知识2.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3 正投影法中三面正投影的形成
1 . 三投影面体系的建立
• 如图1-2-10(a)
中6个不同形状的
物体以及图1-2-
10(b)中6个不
同形状的物体,
它们在同一个投
影面上的投影都
是相同的。因此,
在正投影法中,
物体的一个投影
一般是不能反映
空间物体形状的。
• 一般来说,用三个相互垂直的平面做投影面,用物
体在这三个投影面上的三个投影,才能比较充分地
表示出这个物体的空间形状。这三个相互垂直的投
影面,称为三投影面体系,如图1-2-11所示
图中水平方向的投影面称为水平投影面,用字母H表示,也可
以称为H面;
与水平投影面垂直相交的正立方向的投影面称为正立投影面,
用字母V表示,也可以称为V面。
与水平投影面及正立投影面同时垂直相交的投影面称为侧立
投影面,用字母W表示,也可以称为W面。
这三个投影面将空间分为八个部分,
称为八个分角(象限),分别称为I、
II、III……VIII分角。
我国和世界上有些国家采用第I分角
投影来绘制工程图样,称为第I角法,
也有一些国家采用第III分角投影绘
制工程图样,称为第III角法。
• 如图1-2-12所示为第I角的三个投影面。各投影面的
相交线称为投影轴,其中V面和H面的相交线称作X轴;
W面和H面的相交线为Y轴;V面和W面的相交线称作Z轴。
三个投影轴的交点O,称为原点。
• 在三投影面体系中,作物体的三个投影,就有三组投
影线,如图1-2-12中A、B及C三组投影线组。各组投
影线应分别与各投影面垂直。
• 我们将一个踏步模型按水平位置放到三投影面体系中
第I分角内,把物体分别投影到三个投影面上,得到
三个投影图,如图1-2-13。
• 由于三个投影面是相互垂直的,因此,踏步的三个投
影也就不在一个平面上。为了能在一张图纸上同时反
映出这三个投影,需要把三个投影面按一定规则回转
展平在一个平面上,其展平方法如图1-2-14(a)所示。
• 投影面是我们设想的,并无固定的大小边界范围,
故在作图时,可以不必画出其外框。在工程图样中,
投影轴一般也不画出,但在初学投影作图时,还需
将投影轴保留,常用细实线画出。上述踏步模型的
三面正投影图如图1-2-15所示。
• 为了准确表达形体水平投影和侧立投影之间
的投影关系,在作图时可以用过原点作45°
斜线的方法求得,该线称为投影传递线,用
细线画出,两图之间的细线称为投影连线,
如图1-2-16所示。
2 三面投影图上反映的方位
• 1) 三面投影体系中形体长宽高的确定
• 空间的形体都有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度。为使绘制
和识读方便,有必要对形体的长宽高作统一的约定:
•首先确定形体的正
面(通常选择形体
有特征的一面作为
正面),此时形体
左右两侧面之间的
距离称为长度,前
后两面之间的距离
称为宽度,上下两
面之间的距离称为
高度,如图1-2-17
所示。
• 从图1-2-16的长方体三面投影图可知,H、V面投影
在X轴方向均反映形体的长度且互相对正;V、W面投
影在Z轴方向均反映形体的高度且互相平齐;H、W面
投影在Y轴方向均反映形体的宽度且彼此相等。各图
中的这些关系,称为三面正投影图的投影关系。为
简明起见可归结为:“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这九个字是绘制和识读投影图的重要规律。
• 2 ) 三面投影图上反映的方位
• 如果将图1-2-17b展开可以得到如图1-2-18所示投影
图。从图中可知形体的前、后、左、右、上、下的六
个方位。在三面投影图中都相应反映出其中的四个方
位,如H面投影反映形体左、右、前、后的方位关系。
要注意:此时的前方位于H投影的下侧,这是由于H面
向下旋转、展开的缘故。请同学们对照图1-2-17及其
展开过程进行联想。在W投影上的前、后两方位,初
学者也常与左、右方位相混。在投影图上识别形体的
方位关系对于读图是很有帮助的。
•作业:
• 3.三面投影体系有哪些投影面?它
们的代号及空间位置怎样?
• 4.在三面投影体系中,形体的长、
宽、高是如何确定的?在H、V、W投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