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西方经济学(宏观)计算题.doc

发布:2017-01-04约1.05万字共2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1、假设某国有如下的国民收入统计资料: 单位:10亿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 5600 总投资 1000 净投资 400 消费 3200 政府购买 1080 政府预算盈余 40 转移支付 180 试计算: 1)国内生产净值 2)净出口 3)净税收 4)总税收 5)个人可支配收入 6)个人储蓄 解:1)国内生产净值=5600-(1000-400)=5000 2)净出口=5600-3200-1000-1080=320 3)净税收=1080+40=1120 4)总税收1120+180=1300 5)个人可支配收入=5000-1120=3880 6)个人储蓄=3880-3200=680 第十三章 国民收入决定 1. 某家庭的有关经济情况如下表所示。请完成下表,并计算该家庭MPC和 MPS。 可支配收入 0 10000 20000 30000 40000 消费支出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储蓄 ? ? ? ? ? 平均消费倾向 ? ? ? ? ? 解: 可支配收入 0 10000 20000 30000 40000 消费支出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储蓄 —10000 —5000 0 5000 10000 平均消费倾向 1.5 1.0 0.87 0.75 MPC=MPS=0.5 2、已知:消费函数C=40+ 0.75 Y;投资I=50。试求均衡时国民收入、消费储蓄。 解:Y=360 C=310 S=50 3.在一个两部门经济中,已知消费函数C=600+0.8Y。当投资从200增至300时,试求: (l)均衡收入变化多少。 (2)如引入时间因素,当投资作同样变动时,第1期至第5期的收入各为多少?(假定本期消费是上期收入的函数。 解:(1)ΔY=500 (2)Y1=4100 Y2=4180 Y3=4244 Y4=4295.2 Y5=4336.16 4、已知消费函数为C=200+0.8Y,投资为自主投资,I=50。试求: (1)、均衡的国民收入(Y)为多少? (2)、均衡的储蓄量(S)为多少? (3)、如果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为Y f=2000,那么,为什么该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投资量应如何变化? (4)、本题中投资乘数(k)为多少? 解:①根据产品市场的均衡条件,可以得到Y=C+I 从而Y=200+0.8Y+50 解得 Y=1250 ②S=I时市场处于均衡,因而均衡储蓄量为S=50。 ③如果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为Yf=2000,则投资量应该达到下列条件所满足的数量,即Yf=200+0.8Yf+I 从而 I=200 ④投资乘数:k=1/(1-β)=1/(1-0.8)=5 第十四章    货币市场 1、已知消费函数为C=200+0.5Y(或储蓄函数),投资函数为I=800-5000 r,货币需求函数为L=0.2Y-4000r,货币的供给为本m=100.请写出: (1)、IS曲线方程; (2)、IS—LM模型的具体方程,并求解均衡的国民收入(Y)和均衡的利息率(r)各为多少。 ④如果自主投资由800增加到950,均衡国民收入会如何变动?你的结果与乘数定理的结论相同吗?请给出解释。(添加) 解:①通过消费函数求解储蓄函数S=Y-C 并带入到I=S中: Y- (200+0.5Y) = 800-5000r 得Y+10000r =2000 此为IS曲线方程。 ②由 m=L 得 100=0.2Y-4000r Y -20000r =500 此为LM曲线方程。 ③联立上述二曲线方程,可得到Y=1500和r=5%, 即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国民收入和利息率。 ④Y- (200+0.5Y)=950-5000r 得 Y+10000r=2300 ……IS方程 与上述LM方程联立,解得 r=6% ,Y=1700, △Y=200 这一结果小于乘数定理的结论。根据乘数原理,在简单模型中的乘数应是1/(1-0.5)=2,自主投资增加150带来的收入增加是150×2=300。两者不一致的原因是,IS-LM模型中允许利率变化,当自主投资支出增加导致收入增加时,收入增加导致货币需求增加,从而导致利率上升,投资减少,挤掉了投资支出增加的效应,这就是所谓的挤出效应。 第十五章    国民收入决定: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1、假定一个经济的消费函数是C=1000+0.8Y,投资函数为I=1000-2000r, 经济中货币的需求函数为L=0.5Y-1000r,若中央银行的名义货币供给量M=5000。试求经济的总需求函数。 解:总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