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正确使用词语熟语.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训练一 成语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答案:A 解析:A 项“待价而沽”指等有好价钱才卖,比 喻谁给好的待遇就替谁工作。符合句意。B 项“豆蔻年华”指女 子十三四岁时,不能指儿子。C 项“耿耿于怀”指不能忘怀,牵 萦于心,多用作贬义。D 项“高抬贵手”是旧时恳求人原谅或饶 恕的话,意思是您一抬手我就过去了,与句意不符。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答案:A 解析:A 项“蹉跎日月”指白白地荒废了日月。 又作“蹉跎岁月”。意思和语境不符,而且该词也不能充当宾语。 B 项 “一衣带水” 形容一水之隔 ,距离很近。C 项 “始作俑者” 比喻某件坏事的开创者或恶劣风气的提倡者。D 项 “琳琅满目” 比喻珍贵美好的事物很多,满眼都是。多指书籍、工艺品或诗 文内容。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答案:B 解析:A 项“画地为牢”指在地上画一个圈当做 监狱,比喻只许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B 项“秀色可餐”原形容 妇女美貌,后也形容景物秀丽。C 项“河东狮吼”比喻悍妒的妻 子对丈夫大吵大闹。D 项“拍案而起”指一拍桌子猛地站起来, 形容非常愤慨。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答案:C 解析:A 项 “不绝如缕” 形容形势十分危急,也 形容声音微弱而悠长。此处应用“不绝于耳” 。B 项 “鼎力相助” 多用于求人帮助时的客气话,与此处语境不合。C 项“行云流水” 比喻自然不拘执(多指文章、歌唱等)。D 项“回肠荡气”形容乐 曲、诗文等婉转缠绵,感人至深,不用于自然景观。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答案:B 解析:A 项“方兴未艾”指事物正在发展,尚未 达到止境。虽词意无误,但只能指说话时的状态,与 “年年” 相矛盾;B 项“大放厥词”指大发议论,多为贬义。 厥”,代词, 他的。语句出自《我有一个梦想》。C 项“难以释怀”指(爱憎、 悲喜、思念等感情)很难在心中消除,此处应用 “难以忘怀”。 D项“见微知著”指见到一点苗头就能知道将来的发展或问题的 实质,与语境不合,此处应用“无微不至”。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答案:B 解析:A 项“为渊驱鱼,为丛驱雀”原意指水獭 想捉鱼吃,却把鱼赶到深渊去了;鹞鹰想捉麻雀吃,却把麻雀 赶到丛林中去了。后来比喻不善于团结人,把可以依靠的力量 推向对立面。B 项“楚楚动人”形容青年女子美丽可爱。很明显, 用“楚楚动人”来形容“文章生动细致地描写”的感人效果是不够恰 当的,可换成“亲切感人”。C 项“拾人牙慧”指拾取人家的只言片 语当做自己的话。D 项“为富不仁”指谋求富贵,不讲仁爱。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答案:C 解析:A 项“在劫难逃”指某种灾难不可避免, 可改用“无处藏身”。B 项“休戚相关”指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 此处应用“息息相关”。C 项“自命清高”的意思是自以为清高, 合乎语境。D 项“毁家纾难”指贡献出全部家产,缓解国家危 难,此处应用“家破人亡”。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答案:C 解析:A 项 “苟延残喘”是贬义成语,这里使用 色彩不当。B 项 “骇人听闻”是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 发生的坏事),此处应用“耸人听闻”。C 项 “实至名归” 指有了 真正的学识、本领或业绩,相应的声誉自然就随之而来。也说 “实至名随”。D 项 “先入为主”指先获得的在头脑中占有主导地 位,对后来意见听不进,可改为“预防为主”。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答案:A 解析:A 项“五花八门”比喻花样繁多或变化多 端,用以表示媒体对它的包装之繁多,是正确的。B 项“微言” 往往和 “大义” 连用,表示精微的语言和深奥的道理,这里犯 了望文生义的错误。C 项“蠢蠢欲动”指敌人准备攻击或坏分子 策划破坏活动,句中外商来投资是好事,感情色彩不符,可用 “跃跃欲试”。D 项 “左右逢源” 有两种意思,一是比喻做事得 心应手,顺利无阻,属褒义词;二是比喻处事圆滑,属贬义词。 现在以贬义用法较常见。说一个孩子对电脑、互联网非常熟悉, 能说得“头头是道”,显然两种意思都不恰当,可用“有板有眼”。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答案:B 解析:A 项 “厉兵秣马” 指喂饱马、磨快兵器。 指作好战斗准备。B 项“昭然若揭”形容真相全部暴露,一切都 明明白白。C 项“当仁不让”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 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