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教育教学论文 《多媒体在思想政治课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

发布:2018-11-27约2.3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多媒体在思想政治课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沙口镇下新河学校 李坤伦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已成为重要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但是如何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且更好的提高和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效果和作用也成为广大教师探讨的话题。结合思想政治课教学现状在利用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本人有如下思考: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政治课教师制作、使用多媒体课件的能力不强。 这几年观摩多媒体教学课,笔者经常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讲台前有两位老师。一位老师讲课,另一位则负责“救火”。一旦讲课老师多媒体操作有误或忘记操作,则马上上前“救驾”。我多次看到,因负责“救火”的老师临时有事走开,上课老师多媒体发生故障而一筹莫展的尴尬事。这就说明现在有不少政治教师非但不能制作多媒体课件,甚至连熟练地使用也谈不上。上课使用多媒体纯粹是为了使用多媒体而用多媒体,多媒体成了一种摆设。 2.唯多媒体课件才是好课件。 眼下,教师一谈到上公开课,就会想到使用多媒体。特别是评优课、示范课,少了多媒体仿佛就不上档次。这一方面说明广大教师已充分认识到了多媒体教学对课堂教学的巨大帮助,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教师不顾实际情况,只是为了迎合潮流而使用多媒体,势必会落得个费力不讨好的结果。另外还有一些教师,则仅将多媒体当作投影仪、小黑板来使用,却也认为自己在教学中使用了多媒体。这无形中造成了这样一种错误认识:只要用了多媒体电脑,就是多媒体教学。这的确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3.课件结构机械,缺乏交互性。 多媒体教学过程中,由于课件是事先设计好的,教学思路一定要按课件设计来进行,学生只能循着教师固定的思路来思考问题和学习知识。也就是说,教师划定了一个由起点到终点的严密轨迹,学生只有沿着轨迹走才行。这与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是相矛盾的。课堂教学中,现代教育更为提倡一种开放式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发展学生的创新素质。 4.课件内容太杂乱,喧宾夺主,难以突破教学重难点。 多媒体能够运用声音、图象、动画等多种表现手段,较黑板更形象、更鲜活、更直观,正因为它有这些优点,有些教师常常滥用这些手段,使得课堂很热闹,但实际效果却不理想,这是由于过多、过强的声音和动画的刺激,很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学生长时间观看大屏幕,太强的光刺激易使学生头痛眼花,对学生的身体不利。 5.把多媒体教学等同于教学改革 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教学手段的变革,它不等于课堂教学的改革。但是,有不少政治教师误认为,使用多媒体就是教育改革的表现。从而使得我们的政治课教学仍然停留在“新瓶装旧酒”的层次上,设备更新了,思想仍然陈旧,技术先进了,教法仍然落后;学生还是教师的奴才,教师更退化为机器的奴才,甚至由原来单纯的“人灌”模式演化为“人灌”+“机灌”模式。这不能不说一种悲哀。 二.解决问题的方法 1.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尽快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成为多媒体教学的主体。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当把运用现代技术教育的能力作为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应当在掌握记算机基本操作技能的同时,还要掌握Authorwar 、Powerpoint、Flash等课件制作软件,以便制作出科学合理的课件,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电子备课系统,并形成自己的素材库和课件库。只有这样,思想政治课教师才能真正成为多媒体教学的主体。 2.把握“适时、适度、适当”的原则,发挥多媒体的最佳效益。 “适时”就是运用多媒体时要选择最有利于学生掌握教学要点,并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的时机。“适当”就是多媒体要用在 “精彩”之处,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用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之处,用在有利于学生消化教学内容之处。“适度”就是多媒体的运用要做到既不喧宾夺主地滥用,也不能因噎废食而全然不用。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应以“适时、适度、适当”为原则,找准多媒体与教学内容的切入点。同时,还要加强多媒体教学的针对性,避免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手段。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当明确,多媒体仅仅是辅助课堂教学、优化教学的手段。教师只有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教学设计,把握好教学内容的深度,合理使用多媒体课件,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把握“和谐、交互”原则,制作科学合理的多媒体课件。 制作课件时,应把握“和谐”原则,课件设计内容一定要充分体现它作为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不能在教学中喧宾夺主,教师更不能形成以多媒体课件制作为主体,而把完成教学任务置之其次的地位。在课件设计中,还应注意课件内容一定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对声音、图象不必一味求多,而应根据实际需要,只要能说明问题就可以,特别是动画不易过多,选择音乐尽可能用一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