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浅析破解复杂疑难案件的信访听证机制.docx

发布:2018-01-20约1.75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浅析破解复杂疑难案件的信访听证机制浅析破解复杂疑难案件的信访听证机制  XX年8月1日AA镇西岑村村民XXX来访反映在XX年4月27日AA镇土管、城建部门会同镇政府将其违法建房进行拆除,并造成其经济损失达4万多元,要求镇政府给予适当补助并要求安排落实二间宅基地和减免村里收入的2万级差排基费。对于此事AA镇综治办会同西岑村两委进行调查,多次与XXX同志协商,考虑XXX同志家庭困难,所居住房屋是危房,达成了AA镇城建站提供规划帮助,村委会减免级差排基费的初步解决方案。但是由于XXX提出补偿房屋拆迁经济损失的无理要求,此事未能彻底解决,造成XXX同志多次越级上访。  为了解决AA镇在信访工作过程中群众反映的事项得不到及时解决或虽得到处理但群众仍不满意,重复上访、无限申诉等问题,AA镇党委政府根据国务院《信访条例》、《浙江省信访事项终结办法》和《浙江省信访听证暂行办法》等规定,决定在AA镇针对一些复杂、疑难的信访案件进行信访听证。XX年4月12日,在AA镇政府三楼会议室由分管综治的屈统夫副书记主持召开由部分听证员(由AA镇县党代表、县人大代表、县政协代表和AA镇法律工作者和在AA镇村民百姓中享有一定威望的部分村两委干部联合组成)参与的信访听证会,解决AA镇西岑村XXX同志要求无偿安排二间宅基地信访事项。听证会上首先由XXX同志把自己的来访缘由作详细陈述,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XXX同志陈述完毕后,各听证员都就XXX要求安排宅基地一事发表自己的意见以及解决此事例的主张。通过各听证员的协调处理最后形成统一意见:XXX同志在原地建房不可取;XXX同志符合建房条件;在村内安排宅基地不收费;想在预制场处建房的建议村级二间收取1万元(预制场处级差排基费每间是1.2-1.5万元),并得到XXX同志的接受。通过此次信访听证解决了长达一年多的XXX来访、越级上访、多次申诉案件。  为什么一件长达一年多的信访遗留案件通过一次信访听证会就能得到科学、合理、有效的解决?原因在于听证制度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产物,在信访工作中引入听证制度是依法行政、公开行政的要求,它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支持和认可。  信访听证的直接目的在于弄清事实、发现真相,给当事人提供自由陈述意见、辩论、反驳、质证的机会,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就有关问题可以当面对案件进行对质,这对于澄清案件事实,防止国家机关偏听偏信、主观臆断,从程序上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利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克服书面审理的局限性和背靠背调查取证的缺陷,可及时、迅速地查清事实,明确争议的焦点,及时、合法作出决定或裁决。  信访听证搭建信访人与国家机关平等对话的平台,最终实现信访处理决定民主化、公开化、公正化、科学化乃至法治化。信访听证要求有关国家机关依法处理信访事项,(使听证会参与各方对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认知更加清楚,理解更加准确,界定更加公允),公平、公正地评议信访问题,把问题摆在明处,把理由亮在桌面,还“参与各方”一个明白;信访听证使有关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增强依法处理信访问题的法治观念;听证制度的设立,使有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免受侵犯,同时将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处于被监督的范围内,可防止其专权和武断,最大限度的限制了公权力的滥用,在公权力与私权利之间找到了一个最佳平衡点。  信访听证使信访人知情权、申诉权得到充分尊重,使信访人真心感受到信访权益得到了充分保障;信访听证充分体现利害关系人和公众参与、发扬民主、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精神,公平、公开、公正地处理信访问题,有利于增强国家权威,提高国家机关的社会公信力,最终达到息诉息访的效果。  随着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推进和群众维权意识的进一步增强,创新信访工作方法,探索新的矛盾调处机制,确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比以往显得更为迫切。信访听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有效地整合了社会各方力量,把信访问题的处理与信访人的行为纳入法律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之下,群策群力调处信访难题。信访听证实现了依靠社会群众力量解决社会群众问题,让群众自己来当“解铃人”,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和支持,让信访和听证亲密接触,让传统的信访制度通过制度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信访听证应当是信访改革的大势所趋和必由之路。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