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不规则三角网.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章 不规则三角网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大家了解ArcView GIS 3D Analyst扩展模块,熟悉不规则三角网的生成方法,掌握工程填挖方的计算方法,掌握从3D Shapefile生成三维纵剖面和根据线状图形生成纵剖面的方法,能够进行视线与视域分析。
内容提要
5.1地表模型生成、显示
5.2工程中的土方、纵坡
5.3视线与视域分析
教学重点
工程土方量的计算方法
视域与视线分析方法
三维纵剖面图的创建方法
教学难点
不规则三角网的生成方法
5.1 地表模型生成、显示
一、由点状要素产生不规则三角网
所需数据:
点状专题
所用扩展模块:
3D Analyst
所用命令:
Surface/Create TIN (Triangulated Irregular Network) from Features...
属性数据表中必须添加高程字段。
详见演示
等高线专题图的生成:
选用菜单命令Surface/Create Contours…
二、不规则三角网和距离倒数权重法插值比较
所需数据:
点状专题
所用扩展模块:
Spatial Analyst
所用命令:
Surface/Interpolate Grid...
属性数据表中必须添加高程字段,用于高程的计算。
详见演示
等高线专题图的生成:
选用菜单命令Surface/Create Contours…
通过比较,可知不规则三角网比较符合地形特征。
三、建立设计场地的三角网高程模型
所需数据:
设计场地高程控制点专题,并具有各个点的高程属性。
所用扩展模块:
3D Analyst
所用命令:
Surface/Create TIN (Triangulated Irregular Network) from Features...
详见演示
四、在场地上添加其他要素
已知数据:
三个AutoCAD的立体图形文件。
Bldg.dwg 选polygon,多边形,建筑物
Road.dwg 选line,线,道路
Water.dwg 选polygon,多边形,水面
所用扩展模块:
Cad Reader
所用命令:
View/Add Theme
详见演示
五、三维显示
命令:View/3D Scene…,对系统的提示选择Themes,按OK键后系统产生3D Scenes Themes Document,该子系统具有自己的三维视图窗口和图例框,可用鼠标点击按钮Navigate(形状像帆船),再用鼠标在三维窗口中控制观察地形的三维视角。
在三维场景中,选用菜单命令Theme/3D Properties…
详见演示
小 结
不规则三角网络是描述三维表面的常用方法,除了在地形方面,还可以用于其他各种领域。在不规则三角网上还可以叠加其它空间要素,同时以三维方式显示。
5.2 工程中的土方、纵坡
一、由等高线产生不规则三角网
使用数据:设计等高线、现状等高线、场地边界线
扩展模块:3D Analyst
所用命令:Surface/Create TIN from Features
操作步骤:
1.利用线状等高线与场地边界线创建不规则三角网
2.利用设计等高线与场地边界线创建不规则三角网
详见演示
二、计算工程填挖方
同时激活crtin1和crtin2,选用菜单命令Surface/Cut-fill…(计算填挖方)。
详见演示
计算结果中,Volume值大于零的表示填方,小于零的表示挖方,等于零的表示不挖不填,利用Field/Statistics…,获得该栅格体积的统计结果。
详见演示
为了得到更详细的填挖方信息,可以将不规则三角网构成的地面模型转换成栅格地面模型。加载Spatial Analyst扩展模块。
利用Theme/Convert to Grid…命令将现状三角网和设计三角网转换成栅格地面模型,然后利用Analysis/Map Calculator…命令,进行[Nwgrd2]-[Nwgrd1]操作,按Evaluate按钮,系统产生填挖方栅格专题Map Calculation1。详见演示
一般情况下,不规则三角网(TIN)是从高程点产生的,如果靠传统地图建立TIN,就要利用等高线,这时软件就在等高线上取出典型的、关键的样本点,将这些样本点连起来形成TIN,这比直接从高程点产生TIN在计算方法上多了一个自动选取样本点的步骤。
一般情况下显示TIN时表达高程,但是也可以直接计算表达坡度,还可以直接进行简单的填挖方计算。如果要进行细致的填挖方计算,就要将TIN转换成栅格在计算。
三、从3D Shapefile生成三维纵剖面
所用数据:TIN专题“地形”,线状矢量专题“道路”。
扩展模块:3D Analyst
所用命令:Theme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