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经济全球化中的各国经济..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九章 经济全球化中的各国经济
【教学内容】
1.国家分类及其标准
2.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
3.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
4.经济转轨国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发达国家经济特点
2.掌握美国日本欧盟的经济特点
【教学重、难点】
1.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
2.发展中国家的经济
第一节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
一、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过程
(一)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高速增长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历史上不多见的快速增长时期。这一时期从战争结束算起一直持续到70年代初。主要原因有:
1、科技革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
3、南北之间不合理的国际分工
4、恢复战时遭受严重破坏的经济
(二)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涨”
进入70年代后,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个重要的转折,由高速增长转变为低速增长,并进而陷入了“滞涨”漩涡。
可以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方面来解释:
1、实行的需求管理政策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中产生的需求不足和生产过剩的矛盾。
2、扩张的宏观经济政策引起严重通货膨胀
3、国际经济秩序的恶化。
4、旧的国际分工体系受到冲击。
(三)20世纪80年代的低速增长
在经历了70年代的滞涨和80年代初的严重的经济危机之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相继从1982年底和1983年初走出低谷,进入了经济缓慢增长的80年代。整个80年代的经济增长有许多值得注意的特点。
1、经济周期变形,出现所谓的“增长性衰退”
2、各国经济增长中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现象
3、需求约束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障碍
(四)20世纪90年代“知识经济”的迅速崛起
发达国家经济经过20世纪80年代的低速增长,进入90年代之后,除日本等极少数国家之外,美国和欧盟等都相继出现了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快速增长的新时期。国内外学者和有关国际机构将此称作“知识经济”时代。总的来说,90年代发达国家经济增长较快,每个国家各有其特点。
1、日本:日本是发达国家中较早重视高新技术发展的国家。一是加快技术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变。二是加速对普通电视机、音响机器等传统家电产业的改造。三是促进信息和个人电脑机器网络系统服务等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2、欧盟:欧盟的主要措施和成果表现在:一是将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化作为优先发展重点。二是继续加大研究与开发投入,加快科研成果的产业化。三是加强对中小高科技企业的扶持。四是改革欧盟及其成员国的科研体制,建立富有效率与竞争力的科研机构。五是加强欧盟高科技领域的区域合作。
3、美国:美国新经济的出现是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可以概括为几方面:(1)以信息化为先导的美国经济结构大调整。(2)以制度创新为后盾的支撑。(3)以政策创新为前提的宏观经济改革。(4)以全球化为背景的资源优化配置。
(五)21世纪初的经济衰退和复苏
自2000年后期以来,世界三大经济体同时告别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高速增长,进入了所谓增长衰退期,直到2002年经济才开始缓慢的回升。2001年到2003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分别为2.4%、3.0%、3.9%。
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趋势
(一)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生产关系作适应性调整
(二)经济全球化纵深发展
(三)发达国家在经贸领域既竞争又合作
(四)资本主义经济周期发生变化,但难以从根本上消除
第二节 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美国经济
一、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回顾
(1)二战后初期的繁荣阶段(1947-1953)(2)低速增长阶段(1954-1960)
(3)调整增长阶段(1961-1973)(4)“滞胀”阶段(1974-1982)
(5)缓慢回升阶段(1983-1988)
(6)重陷衰退阶段(1989-1991)
(7)新经济阶段(1991-2001)
(8)新世纪初的衰退、复苏与扩张(2001至今)
新经济产生的原因
(1)信息技术是根本原因;(2)克林顿政府的政策作用;
(3)美国公司进行的经营与管理改革是微观基础;
(4)股权融资为主的金融制度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
三、本世纪初的美国经济衰退
本次衰退的特点
(1)持续时间最短(2001年间的8个月)
(2)产生的原因不同(3)衰退程度低
(4)生产率仍提高(5)库存调整速度大大提高
本次衰退的原因
(1)经济发展的周期规律(2)美联储宏观调控失利
(3)过度消费的降温(4)原油价格上涨(5)911事件
四、美国经济发展的促进和制约因素
(一)促进因素:
(1)消费和投资信心(2)IT技术复苏与网络经济的发展
(3)劳动生产率持续高速增长(4)美联储的低利率政策
(5)股市回暖(6)大选的政治周期因素
(二)制约因素:
(1)双赤字压力(2)就业形势尚未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