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衰诊断和治疗指南实施概要.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建议的分类:证
建议的分类:
证据的分级:
急性心衰诊断和治疗指南实施概要
欧洲心脏病协会急性心衰特别委员会 由加强治疗医学欧洲协会担保
翻译:林晖
序言
制定指南的目的是在一个特定的领域展现相关的证据,从而帮助临床医生衡量一种特 殊的诊断和治疗过程的益处和危险性。这些指南应该对日常临床诊断有所帮助。
这些年欧洲心脏病协会(ESC)、其它不同组织及其它相关团体已经制定了大量的指南 和文件。这些指南和文件将威胁到指南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只有经未受质疑的制定程序制 定出的指南才能保证它的权威性和有效性。这是 ESC 及其它组织系统地制定指南的一个原 因。
尽管已经制定出版高质量指南的标准,但近期对 1985 至 1998 年同等评论杂志出版的 指南的研究发现,大部分指南并不符合方法学研究。因此重要的是,指南应用易理解的形 式表达。其次,亦应很好地指导指南的推行计划。已尝试确定指南是否促进临床实践及医 疗资源的联合使用。
欧洲心脏病协会应用指南委员会(CPG)指导和协调由特殊委员会、专家讨论小组制 定的新指南的准备工作。此写作小组所选择的专家被告知提供所有存在或可能有争议的论 著。此种开诚布公的形式存在于欧洲心脏协会及 ESC 总部的文件中。委员会已有责任为这 些指南和文件进行担保。
特别委员会已将建议的程序和/或治疗的作用或功效及证据的级别进行分类,如下表:
第Ⅰ类:循证医学证据和/或大多数人同意所作的诊断/治疗是有益的、有帮助的且有效的; 第Ⅱ类:对于治疗的作用和/或功效有相反的循证医学证据和/或分歧;
Ⅱa 类:大量循证医学证据/观点认为治疗有效;
Ⅱb 类:循证医学证据/观点很少能证实治疗有效;
第Ⅲ类:循证医学证据或大多数观点认为治疗无效且在有些情况下是有害的。
*ESC 不推荐使用第Ⅲ类
级: 从大量随机临床试验或其后的分析中得出的数据
级:从一个单独的随机临床试验或大的非随机研究中得出的数据
级:专家得出的一致意见和/或小的研究得出的结论;回归性研究
1. 简介
指南的目的是描述成人急性心力衰竭(AHF)的诊断和治疗的合理性。
欧洲心脏病协会应用指南委员会(CPG)提名特别委员会制定急性心衰指南。特别委 员会包括欧洲心脏病协会心衰协会的代表及重症监护治疗欧洲协会(ESICM)的成员。特 别委员会的建议在一个审查委员会中审阅并由 CPG 和 ESICM 改进。综合慢性心衰的诊断
先前存在的慢性心力衰竭失代偿(如心肌病)引起和加速急性心衰的因素
先前存在的慢性心力衰竭失代偿(如心肌病)
引起和加速急性心衰的因素
急性冠脉综合征
急性心肌梗死的血流动力学合并症
右室梗死
高血压危象
急性心律失常(室速、室颤、房扑或房颤,其它室上性心动过速)
瓣膜反流(心内膜炎、腱索撕裂、原有的瓣膜反流加重)
重度主动脉瓣狭窄
重症急性心肌炎
心包填赛
主动脉夹层
产后心肌病
非心血管因素
对治疗缺少依从性
容量负荷过重
感染,特别是肺炎或败血症
严重的肺部感染
大手术后
肾功能减退
哮喘
药物滥用
酒精滥用
嗜铬细胞瘤
高心输出量综合征
败血症
甲状腺危象
贫血
动静脉分流综合征
和治疗,此指南包括心衰的诊断和治疗的建议。
此建议亦作为文件的未删节版、指南的简化版和 ESC 的教育用 CD 出版。
2. 流行病学、病因学和临床背景
在许多国家由于人群年龄的多层次性、急性心肌梗死(AMI)存活率的提高,使得当 前慢性心力衰竭(CHF)病人的数量快速增长,同时使由于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住院数增 加。60-70%的急性心衰病人特别是老年人有冠心病。在年轻的被调查者中,急性心衰多是 由于扩张型心肌病、心律失常、先天性心脏病、瓣膜性心脏病或心肌炎引起。急性心衰的 病因及并发症参见表 1。
表 1
(12)
心肌梗死/大范围缺血的不稳定型心绞痛和缺血性功能不全
在欧洲国家心衰治疗花费占医疗保健花费的 1-2%,其中约 75%用于住院病人治疗。 在心脏病学中,进展性心衰及相关的急性失代偿已成为花费最多的综合征。
急性心衰病人预后相当不好。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严重的心力衰竭的病人死亡 率相当高,12 个月死亡率达到 30%。同样,已有报道急性肺水肿院内死亡率达 12%,1 年 死亡率达 40%。
急性心衰住院病人中约有 45%在 12 个月内还要再次住院(约有 15%要两次以上住院)。 在 60 天内再次住院病人的死亡危险程度从 30%到 60%不等,主要取决于人口研究。
Ⅰ. 急性心衰的定义、诊断步骤、仪器检查及监测
3. 急性心衰的定义及临床分类
3.1. 定义
急性心力衰竭是继发于心功能异常的急性发作的症状和体征。它可以与先前存在的心 脏疾病同时发生或不伴有基础心脏疾病。心功能不全包括收缩功能不全和舒张功能不全, 心脏节律异常,或前、后负荷失常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