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9-2020年六年级音乐下册《歌声与微笑》教学设计 湘教版-1.doc

发布:2019-12-07约1.69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9-2020年六年级音乐下册《歌声与微笑》教学设计 湘教版 教学内容:学唱《歌声与微笑》 教学目标:1、通过《歌声与微笑》的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思想感情。 2、学唱歌曲《歌声与微笑》并感受歌曲优美、热情的情绪。 教学重点:学生学唱歌曲《歌声与微笑》。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轻快而有弹性的歌唱能力。 教材分析 《歌声与微笑》是由王健作词、谷建芬作曲的一首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的、富有时代气息的青少年歌曲。歌曲为a小调,4/4拍。本曲以朴实的语言表现出当代少年儿童讲文明、懂礼貌、关心他人、助人为乐、团结友爱、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歌曲由两个乐段组成,第一乐段旋律采用自然小调写成,亲切而甜美。在两个乐句的第一乐节中,使用了下滑音作装饰的八度大跳,它与歌词的音调十分贴切,因而增强了口语化的色彩,唱起来很容易上口。第二乐段为二部合唱,两个声部间基本上都使用三度、四度、五度,形成了一种丰满、和谐的和声效果。因此,这个乐段具有热情洋溢、充满希望的艺术表现特点 。 教学过程: 师生互相问好。 导课:我们生活在充满阳光雨露的时代里,我们生活在团结友爱的大家庭里,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学习歌曲《歌声与微笑》 新课教学: (1)初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师:《歌声与微笑》,这首歌曲是我国著名女作曲家谷建芬老师作的曲,很受青少年的喜爱并广泛传唱着。 (2)复听歌曲,感受歌曲旋律。 (3)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要求吐字清晰,并思考歌词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在这里渗透情感目标) (4)教师教唱,学生学唱。(学习第一声部) ( 5)师讲解:认识变音记号“#”。师讲解变音记号的作用,通过教师示范,学生比较加“#”与不加“#”声音效果不同。 (6)学生跟随琴音视唱歌谱。 (7)学生跟琴感情的歌唱歌曲。 (8)歌曲处理 (1)、全音符的音值、附点音符、下滑音和变化音处力求唱得准确自然。 (2)、第一乐段唱得有歌唱性,亲切、流畅。第二乐段要唱得热情奔放,表现出少年儿童将友谊遍布海角天涯的美好心愿。二声部要唱得和谐、统一。 (3)充分理解“歌声”与“微笑”的内涵,以欢快活泼的情绪,有弹性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9)学生创编律动,并展示。 (10)学生带律动有感情的歌唱。 小结:愿欢快的歌声永远伴随同学们身边。 附送: 2019-2020年六年级音乐下册《歌声与微笑》表格教案 湘教版 课题 《歌声与微笑》 课型 欣赏 教材及作品分析 教学目标 蕴含 情感 :通过学习歌曲《歌声与微笑》,培养学生珍爱友谊的思想感情. 获取 知识 初步认识调性与音阶的有关知识. 提升 能力 培养学生用轻快而有弹性的声音唱歌的能力. 课前 准备 钢琴、课本、课件 教 学 过 程 思路预设(过程与方法) 设计意图 组织教学 让同学们听着《歌声与微笑》进入教室,感受音乐氛围。 二、导入 展示微笑的图片,让同学们看到微笑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引发同学积极思考。 三、教学过程 1、初听歌曲,随着歌声拍手。 提示: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与《阿细跳月》相比有什么不同? 2、复听音乐,自编动作表演。 编创与活动:试着做一做 这是一个探索声音的游戏。 1、教师可事先按课本上的图,准备纸盒、高脚杯、碗、啤酒瓶等物品。 提示: 怎样让物品发出声音? 一种物品能发出几种声音? 是否能发出高、低、长、短不同的声音? 2、分小组尝试,分组表演。 3、用发现法发现身边的物体,想办法让其发出不同的声音。 四、课堂小结 通过歌声与微笑的学习,感受音乐的情感,培养同学们真挚的感情和友谊。 让学生在学习歌曲之前有一个音乐氛围,在无意识教学中队学生潜移默化进行影响。。 通过直观式的教学,让同学们了解更多的知识。 培养学生情感意识增进学生友谊。 作业布置:画一幅图画表现歌声与微笑。 目标达成分析 跟进思考 第 第 PAGE 1 页 共 NUMPAGES 1 页 小学教育资料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