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血府逐瘀汤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观察.doc

发布:2017-08-29约2.97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血府逐瘀汤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 观察血府逐瘀汤(XFZY)和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E1(PGE1)注射液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疗效。方法 选择ASO患者166例,随机分为西医对照组84例,XFZY组82例。对照组给予PGE1注射液10 μg静脉滴注,1次/日,21 d为1个疗程。XFZY组给予血府逐瘀汤口服和PGE1注射液10 μg静脉滴注,1次/日,21 d为1个疗程。观察临床症状、凝血功能、下肢动脉狭窄程度及踝/肱指数(ankl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rachial index,ABI)。结果 XFZY组显效率为82.9%,对照组为54.8%(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西医对照组给予PGE1治疗液(商品名凯时,由北京泰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10 μ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静脉输注,1次/日,21 d为1个疗程。XFZY组在西医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组方:桃仁、红花、当归、生地、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柴胡、枳壳、甘草。口服,21 d为1个疗程。其他降血压、降血糖及降血脂等治疗措施两组基本相同。 1.3 临床疗效观察 观察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动脉硬化闭塞症近期疗效标准[4],分为:临床治愈、显效、进步及无效。 1.4 其他观察项目 凝血功能;踝/肱指数(ankl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rachial index,ABI);多普勒超声测量两组治疗前后下肢动脉狭窄程度。实验前后各行一次。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用药后临床疗效,XFZY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显效率为82.9%和54.8%(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比较 治疗前后两组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治疗XFZY组纤维蛋白原较治疗前有降低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变化(x±s) 2.3 两组治疗前后动脉狭窄程度、ABI比较 治疗前动脉狭窄程度、ABI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二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XFZY组ABI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但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详见表3。 表3 两组动脉狭窄程度及ABI比较(x±s) 2.4 不良反应 治疗后未见药物相关性不良反应发生。 3 讨 论 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一种老年高发性疾病,多发于下肢,属于祖国医学中的“脱疽”范畴,有20%~30%老年人群存在外周血管病变[5]。近年来发病率有日益增高的趋势,发病年龄有年轻化倾向,一旦临床出现症状,病变较严重,晚期可发生下肢坏疽,严重者需要截肢。改善缺血症状,延缓病程的发展是ASO的治疗基本原则。手术是治疗ASO 的主要方法(动脉内膜剥脱和成形术、血管旁路移植术、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复合式手术)[6],但药物治疗对于轻症或不适宜外科治疗的患者有着重要的意义。中西医结合疗法作为整体治疗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的方法,提高了临床疗效,日益受到重视[3]。血府逐瘀汤为中医传统活血化瘀方剂,血府逐瘀汤及其有效组分具有抗炎、扩张血管、增加动脉血流量、降低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胆固醇、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和预防血栓形成等作用[7]。前列腺素E1为目前治疗ASO的有效药物,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血管扩张剂,通过调节腺苷酸环化酶和磷酸二酯酶活性,使血管扩张,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红细胞变形和携氧能力,改善微循环等作用。前列地尔脂微球制剂PGE1与病变血管有极强的亲和力,具有靶向性;且降低了肺部的灭活率,药物疗效持续时间明显延长[8]。血府逐瘀汤和PGE1注射液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可明显缓解ASO患者临床症状,增加下肢血供,疗效较单独应用PGE1更佳。本研究中血府逐瘀汤及PGE1注射液未出现明显的肝肾毒性及其他副反应,安全性高,可作为治疗ASO的理想药物。 参考文献: [1] 张培华.临床血管外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88. [2] 王毅,孙涛,谷岩,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5,19(3):16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9. [3]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