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大自然的语言 同步练(含答案) 2024-2025学年语文统编版八年级下册.docx
5大自然的语言
文学常识
课文根据《科学大众》1963年第1期竺可桢的《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一文改写。作者竺可桢,浙江上虞人,气象学家、地理学家。
字词过关
1.
字音字形
萌(méng)发 次第(dì)
翩(piān)然 孕(yùn)育
连翘(qiáo) 农yàn谚
海táng棠 悬shū殊
刺huái槐
2.词语释义
[萌发]种子或孢子发芽。
[次第]依次。
[翩然]动作轻快的样子。
[孕育]比喻既存的事物中酝酿着新事物。
[载途]满路,有遍地的意思。
[花香鸟语]形容春天动人的景象。
[衰草连天]形容荒草遍地,极其荒凉的样子。
[周而复始]一次又一次地循环。
[草长莺飞]形容江南暮春时的美丽景色。
3.词语辨析
[销声匿迹—杳无音信]
两个词都含有“没有信息”之意。
销声匿迹: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出现。
杳无音信:一点消息也没有。
主旨归纳
课文通俗生动地介绍了物候学研究的对象,物候学现象来临的有关因素以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与知识,提倡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和研究,促进农业生产的大丰收。
一课一讲
句子结构要完整
一个正确的句子,在结构上必须是完整的,也就是说,句子应该具备的成分不能缺少,这样才能把意思准确完整地表达出来。这里所说的“应该具备的成分”是指主语、谓语,也包含该有的宾语。如,①通过你的讲解,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句首滥用介词“通过”,造成主语残缺。②走上工作岗位后,他就主动参与社会灾害性事故处理,安定社会生活的责任。本句错把“安定”当谓语,导致后句谓语残缺。可在“安定”前加上“承担”作谓语。③为了弥补用水不足,只好将废水回收,开展一水多用和用河水代替自来水使用。本句谓语“开展”缺少宾语,应该在句末加上“的活动”。上述这些语病,大多是粗心大意造成的。只要在写完句子后多读几遍,借助学过的语法知识,这样的语病是不难发现和改正的。
拓展链接
物候诗
南宋诗人陆游不但留心物候,还用以预告农时,懂得大自然的语言。
鸟啼
[宋]陆游
野人无历日,鸟啼知四时:
二月闻子规,春耕不可迟;
三月闻黄鹂,幼妇闵蚕饥;
四月鸣布谷,家家蚕上簇;
五月鸣鸦舅,苗稚忧草茂。
5大自然的语言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苏州的春天风光旖旎,景致[甲]。当你漫步于一碧万顷的太湖边,扑面而来的是轻柔的春风。湖上短棹推波,荡开阵阵涟漪,让人心旷神怡!放眼望去,桃红柳绿,草长莺飞,mò然回首,多少文人雅士的沁人墨香,多少迁客骚人的诗词歌赋,带着我们[乙]江南之美。?
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迷人、最惹人情思的季节。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水乃生命之源,它存在于客观的自然中:或泉声叮咚,流水潺潺,活泼娇俏;或碧波荡yàng,白鹭piān然而至,恬静端庄……
(1)根据拼音写汉字。
mò()然 碧波荡yàng()
piān()然
(2)文中甲、乙两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千差万别领会 B.千姿万态领会
C.千姿万态领略 D.千差万别领略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江南十月,碧云天,黄花满地,草长莺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B.寒冬腊月,屋外衰草连天,种植基地的温室大棚里却是绿意融融。
C.在百年风雪载途的历史记忆里,只有建筑始终用最直白的语言诉说着城市的源远流长。
D.历代的国画创作者更是不惜笔墨描绘花开的胜景,让人在艺术品中感受花香鸟语的氛围。
3.花香鸟语、草长莺飞,这些大自然的语言会在我们心中唤起不同的感受。请从声音、形态、气味这三个角度中任选一个,参照示例写句子,要求具体形象,句式不限。
示例:大自然的色彩语言:金黄色的阳光下,一片美妙的新绿向四面八方蔓延,让人感受到春天的蓬勃与活力。
大自然的语言:?
?
?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孕育果实”“衰草连天”“草长莺飞”依次是动宾短语、主谓短语、并列短语。
B.“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这个句子中的“翩然”用作定语。
C.《大自然的语言》一文的作者是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地理学家竺可桢。
D.《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事理说明文,说明对象是大自然的语言,即物候现象。
(一)阅读课文选段,完成后面题目。
①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②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