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活性物质种子版.pdf
生物活性物质:是指由动物、植物或微生物产生的,对生产者自身或对其他生物体具有生
理调节控制作用的一类天然有机化合物。
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类:〔一〕根据化合物种类的分类
生物碱类、萜类、黄酮类、甾体类、苷类、醚类、苯丙素类、醌类、鞣质、挥发油、脂类、
蛋白质、肽类、氨基酸类、多糖类等。〔二〕根据生物活性物质功能的分类:抑制肿瘤、增
强免疫功能、作用于心血管系统、抗生物氧化、作用于神经系统、调节血脂、调节血糖、
调节血压、抗菌消炎、抗病毒的活性物质等。〔三〕根据生物活性物质来源的分类:动物、
植物、微生物、海洋生物等。
生物活性物质的来源:动物、植物、微生物
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内容:
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别离
生物活性物质的纯化
生物活性物质的结构鉴定
生物活性物质的功能评价
生物活性物质的结构修饰
生物活性物质提取、别离纯化和制备的放大试验、中试、正式生产
生物活性物质的开发应用:研制成功能食品〔保健食品〕、药品、化装品、食品添加剂、
生物农药等。
功能食品:是指调节人体生理功能,适宜特定人群食用,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一类食品。
活性多糖:具有生物学功能的多糖,又被称为“生物应答效应物”。
活性多糖的来源:天然产物。
活性多糖的性质:由于组成多糖的单体、糖苷键等一级结构和高级结构的不同,决定了活
性多糖结构的多样性。除了不同生物来源的活性多糖结构的不尽相同外,来源于同一生物
体的活性多糖结构也不尽相同。
活性多糖的功能:具有免疫调节功能、降血糖作用、抗感染作用、抗爱滋病等病毒作用、
其他作用
膳食纤维:是各种食用动植物的所有构成成分中,不被人的消化酶的作用而发生分解作用
的物质。
膳食纤维的性质:主要是那些不被人体消化吸收的多糖类碳水化合物与木质素,以及植物
体内含量较少的成分如糖蛋白、角质、蜡等。
膳食纤维的功能:低〔无〕能量,预防肥胖症。调节血糖水平。调节血脂。调整肠胃功能,
防止便秘,缓和由有害物质所导致的中毒和腹泻,消除外源有害物质。改善肠内菌群和
辅助抑制肿瘤作用。
维生素:维生素是一类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有机营养素。它们的化学结构、性
质和生理功能各不相同,但都具有某些共同的特点,即维生素都不提供热能;不参加机体
组织的构成;机体的每日需要量都很小;是天然食品中的微量成分;每一种维生素都履行
着特殊的生理功能,缺乏时都会引起与此相关的生理缺陷,以致引起疾病。
维生素的分类:根据溶解度的不同,维生素可以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
生物活性成分提取别离纯化的基本过程:
原料→预处理→粉碎→提取功能活性物质→固液别离→初步别离纯化→高度别离纯化→
干燥→纯化后产品的制备→纯度检查
生物活性成分提取的概念:用选择的溶剂或适当的方法,将所要的成分溶解出来并同植物
等材料中脱离出的过程。
生物活性成分提取方法的分类:
分为两类:液-液萃取、液-固萃取。
传统的提取方法:溶剂浸提法、水蒸气蒸馏法、升华法、压榨法。新技术方法:超临界二
氧化碳萃取、微波萃取、超声波萃取等。
生物活性成分提取的原理:
浸润-溶解-扩散-置换
浸润:指溶剂通过毛细管进入细胞组织中〔渗透作用〕。
溶解:指可溶性成分溶解在溶剂中。
扩散:指溶剂溶解可溶性成分后形成的浓溶液,具有较高的渗透压。
置换:指在渗透压的作用下,细胞内浓溶液不断向外扩散,细胞外的溶剂不断进入细胞内。
常见生物化学成分的极性:
极性较大的:苷类、生物碱盐、糖类、蛋白质、氨基酸、鞣质、小分子有机酸、亲水性色
素。
极性小的:游离生物碱、苷元、挥发油、树脂、脂肪、大分子有机酸、亲脂性色素。
常用提取溶剂的分类:水类:水、酸水、碱水;亲水性有机溶剂包括:甲醇、乙醇、丙酮;
亲脂性有机溶剂:为下页正丁醇后所有的。
常见溶剂的极性:水>甲醇>乙醇>丙酮>正丁醇>乙酸乙酯>乙醚>氯仿>苯>四氯
化碳>正己烷≈石油醚。
回流法:采用回流加热装置,在一定温度下保持一定时间,以有机溶剂加热提取植物活性
成分的方法。
回流法方法:需采用回流加热装置,溶剂浸过植物外表约1~2cm,一般保持沸腾约1h后放
冷过滤,再在残渣中加溶剂,进行第二、三次加热回流分别约0.5h,或至基本提尽有效成
分为止。
回流法特点:
优点:提取效率比冷浸法高,但受热易破坏成分不宜用此法。生产中多采用连续回流法。
缺点:溶剂消耗量大,需回流设备,需几次提取方可提取完全。
影响提取效率的因素:〔1〕粉碎度〔2〕提取温度〔3〕提取时间〔4〕浓度差〔5〕酸碱
度〔6〕盐浓度〔7〕提取溶剂
生物活性成分别离的基本原理:
〔1〕根据分子形状和大小不同进行别离。如差速离心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