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2篇 蛋白类生物活性物质.ppt

发布:2016-06-04约字共3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二)Lf的金属结合性质 1分子饱和Lf中含两个Fe3+离子。乳铁蛋白不仅能结合Fe3+,且对Cu2+也有结合作用,其结合能力也是每个Lf分子含两个Cu2+。在乳铁蛋白和Fe或 Cu形成络合物的过程中有碳酸氢盐的参与,Fe或Cu和碳酸氢盐的比例为1︰1,碳酸氢盐的存在对络合物的生成有催化作用。维生素C对缺铁Lf的饱和过程也有催化作用,维生素C的存在有利于饱和Lf的形成,Tf也有类似的性质。 用XRD实验证实,Tf的铁结合2个酪氨酸,1个组氨酸,1个天冬氨酸和碳酸根,碳酸根上连接1个精氨酸和水分子,这种模式是否和Lf一样,尚需实验的进一步证实。 Part 第一章 蛋白类生物活性物质 目 录 一. 免疫球蛋白 基本概念、分布、结构与组成 牛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功能 二.乳铁蛋白 基本性质、生物活性及其影响因素 乳铁蛋白的分离方法 * 第一节. 免疫球蛋白 一、免疫球蛋白基本概念 (1)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简称Ig)是一类具有抗体活性,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球蛋白。免疫球蛋白不仅存在于血液中,还存在于体液、粘膜分泌液以及B淋巴细胞膜中。它是构成体液免疫作用的主要物质,与补体结合后可杀死细菌和病毒,因此,可增强机体的防御能力。 目前,食物来源的免疫球蛋白主要是来自乳、蛋等畜产品。特别是近年来人们对牛初乳和蛋黄来源的免疫球蛋白研究开发的较多。 (2)免疫球蛋白的结构与组成 * 免疫球蛋白基本结构 1、基本结构:链间二硫键连接四肽链构成单体。 重链和轻链 可变区和恒定区 铰链区 结构域(功能区) * 重链和轻链 重链(heavy chain,H):由450~55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根据重链恒定区免疫原性的差异分5类 IgM.(μ链)、 IgD(δ链)、 IgG.(γ链)、IgA.(α链)、IgE.(ε链)。 轻链(light chain,L):由21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根据轻链恒定区免疫原性的差异分为两型κ型、λ型。 ?型 ?型 * 可变区和恒定区 * 可变区:N端1/4区域因氨基酸组成及排列顺序多变,称重链可变区 (VH区),特别是其中第31~35,49~66,86~91和101~110位置上的氨基酸具有更大的变异性,称之为超变区(HV区)。 恒定区:重链可变区中非HV区部分称为骨架区。重链剩余3/4区域因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变化较小且相对稳定,称重链恒定区(CH区)。 铰链区 Hinge region 位置 位于CH1与CH2之间 (IgM和IgE无铰链区) 特点 (1)富含脯氨酸,易伸展弯曲,有利于结合Ag表位; (2)对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和胃蛋白酶)敏感。 * Ig的多肽分子约110个氨基酸可折叠由链内二硫键连接的、具有特定功能的单位。 功能区(结构域 domain) * 第三节 各种Ig的分类 试比较各类Ig的异同点? *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Immunology ? 2006MBS * * 免疫球蛋白A结构 * 免疫球蛋白G结构 * 1)工gG:出生3个月开始形成。血清中主要的杭体成分,在机体免疫防护中起着主要的作用,约占血清总工g的75%。工gG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工g。 血清和细胞外液中含量最高,唯一通过胎盘; 半衰期20-23天,再次免疫应答产生的主要抗体; 功能:抗感染(抗菌、抗病毒和中和毒素);调理作用、ADCC,活化补体,协同凝集及引起II、III型超敏反应等; 运用:结合SPA(葡萄球菌蛋白A),纯化抗体,并用于免疫诊断。 IgG—机体抗感染的“主力军” * IgM—机体抗感染的“先头部队” 血清型(五聚体) 分子量最大;个体发育中合成最早,机体受Ag刺激后最早出现的抗体,分布于血清内,半衰期较短。 天然(血型)抗体、类风湿因子属此类 功能 具有强大的杀菌、激活补体、免疫调理和凝集      作用 运用 感染的早期诊断,宫内感染(脐带血IgM水平增高) 膜型(单聚体) B淋巴细胞膜表面;是B细胞表面特有标志。 * 血清型:单体,有IgA1和IgA2亚类 分泌型(SIgA):双体 主要分布:初乳、唾液、泪液及与粘膜相关的外分泌液中。(婴儿可从初乳中获得高浓度的SIgA为自然被动免疫) 功能:局部抗感染。 IgA—机体抗感染的“边防军” * IgD—B细胞分化成熟标记 血清中含量低(1%),半衰期3天,其作用尚不清楚 mIgD可作为B细胞分化成熟标记,成熟B细胞同时表达mIgM和mIgD。 mIgM mIgD 成熟B细胞 活化B细胞 未成熟B细胞 * IgE—亲细胞抗体 正常人血清含量极低;过敏性疾病和肠道蠕虫感染时,IgE? 对肥大细胞及嗜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