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新手会计注意事项新手会计注意事项.doc

发布:2016-12-26约5.08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不少会计新手看来,会计课程的学习比较单调,整天都在和会计分录以及公式计算打交道,知识点非常琐碎,苦于没有好的方法去记忆和理解会计核算的规律。应该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会计学习必须依勤学苦练,没有什么“终南捷径”,但是会计学习自有其内在的规律,我们需要在学习中借助一些窍门,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最基本的口诀——读书口诀   二、利用口诀理解记忆账户记账规则 记账规则之歌   借增贷减是资产,权益和它正相反。   成本资产总相同,细细记牢莫弄乱。   损益账户要分辨,费用收入不一般。   收入增加贷方看,减少借方来结转。   会计核算有七种基本核算方法,即:设置会计科目(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核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我们也可以把七种方法总结成为以下的口诀:   会计核算方法七,设置科目属第一。   复式记账最神秘,填审凭证不容易。   登记账簿要仔细,成本核算讲效益。   财产清查对账实,编制报表工作齐。   三、利用口诀理解记忆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成本法   股利核算口诀   当年分以前,成本来冲减。   当年分当年,利益算一算。   以后年度分,两者比较看。   股利减净利,差额细判断。   “当年分以前,直接冲成本”:比如2006年1月1日进行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进行核算,2006年5月2日被投资企业宣告分派2005年度股利,于是投资企业就要全部冲减投资成本。   “当年分当年,利益算一算”:如果假设例题中2006年5月2日分派的股利,还包括本年度的,那么就计算一下属于投资前的部分和属于投资后的部分,前者冲减投资成本,后者计入投资收益。当然了,这种情况下,出题者一般都会假定各月的利润平均分配。   “以后年度分,两者比较看”:2007年以后不是还要宣告分派股利吗,这时我们就可以比较两个值:其一,就是投资企业按比例从被投资企业分得的累积股利(截止本年末);其二,就是投资企业按照比例享有的被投资企业的累积净利。然后判断:   1.前者累积股利=后者累积净利,将以前已冲减的投资成本转回。   2.前者后者,将(前者累积股利-后者累积净利-以前已冲减投资成本)的差额冲减投资成本。将投资企业当年应收取股利计入应收股利,将应收股利和冲减成本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3.前者后者,则不用冲减成本,若以前已冲减成本,就将其全部转回,注意并不是将(前者累积股利-后者累积净利-以前已冲减投资成本)的差额恢复,不管这个差额是否大于、小于以前已冲减成本数额。   整个过程都是借助于在累积股利和累积净利之间求差,以判断是否存在“过头分配”,从而确定是需要冲减投资成本,还是恢复投资成本。如果不能确定投资成本的变化,也就无法确定投资收益的大小。   四、利用口诀理解记忆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   看到收入找应收,未收税金分开走。   看到成本找应付,存货变动莫疏忽。   有关费用先全调,差异留在后面找。   财务费用有例外,注意分出类别来。   所得税你直接转,营业外找固资产。   坏账工资折旧摊销,哪来哪去反向抵销。   为职工支付有多少,单独处理分类思考。   解释:第①句话针对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因为直接法是以利润表中营业收入为起算点,所以,我们看到营业收入,就要找应收项目(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未收的税金再单独作账(收到钱的增值税才作为现金流量)也就是说应收账款中包括的应收取的税金部分,若实际未收取现金则贷记应交税金,另外,有关贴现的处理,将应收票据因贴现产生的贴现息(已计入财务费用)作反调。例如:应收票据发生额10万元(假如3月发生)后5月份贴现,贴现息为1万元。但是从期初,期末的报表看,应收票据未发生变动,但你不能不作现金流量的调整,因为实际现金现流量为9万元。   第②句“看到成本找应付,存货变动莫疏忽”告诉你在进行“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的处理时,找应付科目,同时考虑存货的期初,期末变动值,看是否与此项目有关,有关的调整。   第③句“有关费用先全调,差异留在后面找”是指先把“管理费用”、“营业费用”的数额全部调整“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而后面把6项内容仅调回来。这6项内容是:坏账准备,待摊费用,累计折旧,无形资产摊销,应付管理人员工资,应付管理人员的福利费(营业费用无任何调整)   第④句“财务费用有例外,注意分出类别来”指的就是上面说的贴现息。   第⑤句“所得税直接结转,营业外找固资产”所得税直接结转,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都是从固定资产盘盈,盘亏那来的,自然就要找固定资产了。   第⑥句是指这几个项目不影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