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整理2第二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四、护理目标 病人能有效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呼吸功能改善 。 能有效咳嗽、排痰,呼吸道通畅 。 能合理膳食,补充营养,营养状况改善, 掌握并运用COPD的防治知识。 五、护理措施 (一)气体交换受损 1.调整体位 卧床时,取半坐或端坐位 2.吸氧 — 长期家庭氧疗(LTOT) 鼻导管持续低流量、低浓度吸氧: 氧流量1~2L/min,氧浓度25%~29%,每天持续10~15h 3.遵医嘱应用平喘药物 可吸入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糖皮质激素气雾剂,或口服茶碱类药物 。 4.呼吸功能锻炼 1)缩唇式呼吸锻炼 2)腹式呼吸锻炼 除了咳嗽、咳痰护理措施护理外,还应遵医嘱应用有效抗生素及祛痰镇咳药物。 1.溴己新(必嗽平) 8~16mg,每日3次 2.盐酸氨溴索 30mg,每日3次 3.N-乙酰半胱氨酸 0.2g,每日3次 4.羧甲司坦 0.5g,每日3次 (二)清理呼吸道无效 1.增进食欲 鼓励病人进食,并经常变换食谱以刺激食欲。 1.增进食欲 鼓励病人进食,并经常变换食谱以刺激食欲。 1.增进食欲 鼓励病人进食,并经常变换食谱以刺激食欲。 2.合理饮食 一般病人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 。 (三)营养失调 1.增进食欲 鼓励病人进食,并经常变换食谱以刺激食欲。 1.增进食欲 鼓励病人进食,并经常变换食谱以刺激食欲。 3.营养状况监测 评估营养状况 动态监测病人的实际体重和理想体重的比值,可反映能量代谢的总体情况。 肱三头肌皮褶厚度测量 (四)潜在并发症:自发性气胸 自发性气胸是指因肺部疾病使肺组织和脏层胸膜破裂,或靠近肺表面的细微气肿泡破裂,肺和支气管内空气逸入胸膜腔。 1.避免诱因 如:航空、潜水作业,抬举重物、剧烈咳嗽、屏气、大笑等。 2.病情监测 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若突然出现剧烈胸痛、咳嗽及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应警惕自发性气胸的发生。 3.配合处理 1)小量气胸病人应严格卧床休息,酌情给予镇静、镇痛药物。 2)气胸量大,呼吸困难严重,应立即排气减压或胸腔闭式引流 (五)健康教育 1.心理指导 向病人及家属介绍COPD相关知识,使其认识到疾病虽然是不可逆的,但积极治疗和护理可减少急性发作,改善呼吸功能,延缓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2.避免诱因 如戒烟、改善环境卫生、加强劳动保护等。 3.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是使COPD病情加重的主要因素,教育病人日常生活中注意预防。 4.合理休息与活动 急性加重期卧床休息,稳定期坚持力所能及的活动,尽可能生活自理。 5.坚持长期呼吸功能锻炼及家庭氧疗。 6.自我病情监测指导 告知病人发现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加重或出现发热等表现时,应及时就医,以防病情恶化。 六、护理评价 病人是否能进行呼吸功能锻炼 能否有效咳嗽,排痰是否顺畅 。 是否能自我监测病情 。 思考题 填空题 1.当慢性支气管炎和(或)阻塞性肺气肿病人 检查出现气流受阻并且不能 时,则诊断为COPD。 2. 是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最主要的原因。 3.长期、反复、逐渐加重的 是慢支最突出的表现。 肺功能 完全可逆 慢支 咳嗽 思考题 1.慢支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是 A.感染 B.吸烟 C.过敏因素 D.自主神经功能失调 E.遗传 2.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诊断依据是 A.病史和临床表现 B.血象检查 C.痰液涂片 D.X线检查 E.肺功能测定 A A 第 二 章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 任娅如 第二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的护理 学习目标 1.掌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概念、健康史、临床表现、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 2.熟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一、概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一组以慢性、持续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其支气管和肺组织的损害是不可逆的,且呈进行性发展,导致肺功能进行性减退,严重影响病人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常见病 、多发病 40岁以上患病率8.2% WHO: 死亡率居所有死因第四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