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曲霉毒素知识培训.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七、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 第三十页,共四十三页。 七、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 第三十一页,共四十三页。 黄曲霉毒素知识培训 二〇一二年八月 主讲:李俊峰 第一页,共四十三页。 一、何为黄曲霉毒素? 二、黄曲霉毒素是如何产生的? 三、黄曲霉毒素的理化性质 四、饲料中产生黄曲霉毒素的原因 五、国家法令及公司管理办法 六、如何防治黄曲霉毒素? 七、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 八、生活中的黄曲霉毒素 目 录 第二页,共四十三页。 蒙牛黄曲霉毒素事件 2011年圣诞节这天,有媒体报道,蒙牛乳业有限公司某批次利乐包装的牛奶黄曲霉素M1超标——国标限值0.5微克/千克,实测值1.2微克/千克。超标140%。蒙牛随即承认了这一事实,并进行了道歉。。 第三页,共四十三页。 南山奶粉黄曲霉毒素事件 7月20日,光明乳液旗下的南山奶粉陷入了“致癌风波”。广州市工商局网站公布了2012年第二季度第二次流通环节乳制品及含乳食品抽样检验情况,光明、南山等多个品牌齐登“黑榜”,南山婴幼儿奶粉则被检出强致癌物黄曲霉毒素M1超标。 南山奶粉是国内的知名品牌,此次查出含有强致癌物,无疑给广大消费者当头一棒,继三聚氰胺之后,黄曲霉毒素――一个拗口生僻的化学名词,近日迅速进入人们视野。黄曲霉毒素究竟为何物?其危害有多大?应该如何防范? 第四页,共四十三页。 一、何为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是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的一种肝毒素。温特曲霉也能产生该毒索,但产生量较小,黄曲霉在自然界分布甚广,无论是土壤,还是腐败的有机物、储藏的粮食以及各种食品上都有它们的存在。 第五页,共四十三页。 一、何为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在自然界中多来自于谷物、坚果中的霉变成分,被世界卫生组织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1类致癌物,在自然界所有物质中毒性名列第一。黄曲霉毒素共分为17种,主要是黄曲霉毒素B1、B2、G1、G2以及由B1和B2在体内经过羟化而衍生成的代谢产物M1、M2等。其中致癌作用最强的属黄曲霉毒素B1,大家应该都知道氰化钾,看谍战片的时候,被抓住的间谍将其抹一点在嘴唇上就能丧命,而黄曲霉毒素B1的毒性是它的10倍,是砒霜的68倍。 第六页,共四十三页。 一、何为黄曲霉毒素? 第七页,共四十三页。 一、何为黄曲霉毒素? 中文名称:二呋喃香豆素 性质:?为一类含氧杂环类抗菌素 黄曲霉毒素是一类化学结构类似的化合物,均为二氢呋喃香豆素的衍生物。 第八页,共四十三页。 ?黄曲霉毒素主要有4种:即B1、B2、G1、G2。 其中B1被认为是主要的有毒物质,有2种这些毒素的代谢产物M1和M2。其中黄曲霉毒素B1主要存在于农产品,动物饲料,中药等产品中。 黄曲霉毒素M1是动物摄入黄曲霉毒素B1后在体内经羟基化代谢的产物,一部分从尿和乳汁排出,一部分存在于动物的可食部分,如乳、肝、蛋类、肾、血和肌肉中,其中以乳最为常见。黄曲霉毒素M1的毒性和致癌性与黄曲霉毒素B1的基本相似。由于牛乳及其制品是人类、特别是婴儿的主要食品,所以其危害性更大。 一、何为黄曲霉毒素? 第九页,共四十三页。 二、黄曲霉毒素是如何产生的? 黄曲霉毒素发现于1960年,在英格兰由于当时称为火鸡x病的一种新疾病而死了十多万只雏火鸡。许多雏鸭和小牛在吃了生霉的巴西花生粉后很快死掉,产生此剧毒物质的霉菌就是黄曲霉,因此该毒素被适当地称为黄曲霉毒素。 第十页,共四十三页。 黄曲霉毒素是主要由黄曲霉寄生曲霉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经常在玉米、花生、棉花种子、一些干果中常能检测到。其中以花生和玉米污染最严重。家庭自制发酵食品也能检出黄曲霉毒素,尤其是高温高湿地区的粮油及制品种捡出率更高。 二、黄曲霉毒素是如何产生的? 第十一页,共四十三页。 二、黄曲霉毒素是如何产生的? 黄曲霉毒素污染可发生在多种食品上 粮食(稻谷、 小麦、大麦等) 水果 玉米、花生、棉籽油 肉类 蔬菜 花生和玉米在收获前就可能被黄曲霉污染,使成熟的花生不仅污染黄曲霉而且可能带有毒素,玉米果穗成熟时,不仅能从果穗上分离出黄曲霉,并能够检出黄曲霉毒素。 第十二页,共四十三页。 黄曲霉毒素主要是由曲霉属中的黄曲霉和寄生曲霉所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霉菌的生长繁殖需要一定的温度(25℃~32℃)、湿度(80%-100%)条件。当霉菌处于高温、高湿或处于与其它霉菌竞争的应激情况时,就会产生霉菌毒素。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强致癌性极毒的物质,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毒菌株的代谢产物,普遍存在于霉变的食品及饲料中;黄曲霉毒素耐高温,在烹调及常规处理中很难将其破坏,对人畜危害极大。 二、黄曲霉毒素是如何产生的? 第十三页,共四十三页。 二、黄曲霉毒素是如何产生的? 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菌属黄曲霉菌、寄生曲霉菌产生的代谢物,剧毒,同时还有致癌、致畸、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