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七章超声生物效应及其物理机制.pdf

发布:2018-03-27约2.77万字共7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七章 超声生物效应及其物理机制 李 发 琪 重庆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 重庆医科大学医学超声工程研究所 省部共建超声医学工程重点实验室 Chap. 7 超声生物效应及其物理机制 教学目的及要求 掌握:产生超声生物学效应的三种物理机制的 内涵; 熟悉:超声生物学效应与声辐照参数以及组织 本身的性质密切相关; 了解:常用超声治疗方式。 重庆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 Chap. 7 超声生物效应及其物理机制 主要教学内容 7.1 治疗超声的声场参数 7.2 前言(重点超声在组织中传播、研究超声生 物学效应的重要性); 7.3 超声生物学效应的物理机制(机械(力学) 机制、热机制、空化机制); 7.4 超声治疗与声参数 7.5 超声治疗方法 7.6 新兴的超声治疗 重庆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 Chap. 7 超声生物效应及其物理机制 7.1 治疗超声的声场参数 “在位” (in situ )声强是指在人体内或其他生物体系 内我们感兴趣的那个空间部位上的声强。 发射声强是指在水中自由声场条件下换能器辐射的声 强。 很明显,人体内的 “在位”声强是无法直接测量的, 但在一定的准确程度上,我们可以从发射声强和人体 组织的超声衰减数据进行估算,这样,通过发射声强 即可比较不同治疗仪产生生物效应的能力。 重庆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 Chap. 7 超声生物效应及其物理机制 7.1 治疗超声的声场参数 连续波波形 T 声 压 时间 重庆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 Chap. 7 超声生物效应及其物理机制 7.1 治疗超声的声场参数  脉冲波波形 W 声 p 压 时间 T p  一个脉冲从起始到终止的时间称为脉冲宽度,示为W 。 p  两个相邻脉冲对应部位 (如取脉冲的起始点)的时间间隔,称为 脉冲周期,示T 。 p  相应的脉冲重复频率为f p=1/Tp 。  定义F=W /T 为脉冲的发射因子,亦称为占空比 (duty factor )。 p p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