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微生物学实验王振河.ppt

发布:2017-02-27约1.77万字共16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微生物实验的意义、研究进展和实验内容 一、研究内容 研究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 遗传变异、微生物与其他生物、 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1. 机理研究:微生物适应环境的机制 鞭毛运动的机理等 是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2. 微生物与实际应用 微生物与发酵工程 微生物与环境工程 微生物与农业 微生物与医学领域 微生物与食品工业 二、微生物学研究进展 微生物基因组学研究(Microbial Genomics) 不可培养微生物 (Uncultured Microorganisms ) DNA芯片(DNA Chip) 三域学说(Bacteria, Archae, Eucaryote) 三、微生物学与Nobel奖 到目前为止,几十项Nobel生理学和医学奖,化学奖都与微生物学有关 参考:沈萍教授《微生物学》绪论部分 Nobel获奖者全书 四、如何进行微生物学实验 严肃认真 科学态度 分析问题 搞清原理 五、微生物实验安排与考核 基础实验:80%,12次,一次考试 自主设计实验:20% 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总结 汇报 微生物实验课注意事项 课程简介:必修课,24学时、1个学分 考试成绩按以下公式计算: 课堂纪律 严格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 严肃课堂纪律 不允许无故旷课、早退(1次) 迟到(3次) 工作服 实验室安全和卫生 安全 实验室严禁吸烟。 注意用水、防电和防火 正确使用化学试剂和仪器 实验一 细菌的单染色及油镜的使用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材料 实验步骤 实验结果 问题与讨论 一、实验目的 学习并掌握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和油镜的使用技术及维护的基本知识 学习微生物涂片、单染色的基本技术 初步认识细菌的形态特征, 学习简单的无菌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1 显微镜的构造 1.光学部分:目镜 、 物镜 、 照明装置(聚光镜、 虹彩光圈、 反光镜等)。它使检视物放大,生成物象。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和分辨率 1.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 2. 显微镜的分辨率:是表示显微镜辨析两点之间距离的能力。可用公式表示为: D=λ/2n·sin(α/2 ) 式中D:物镜分辨出物体两点间的最短距离。 ?:可见光的波长(平均0.55?m) n: 物镜和被检标本间介质的折射率。 ?:镜口角(即入射角)。 油镜使用的原理 油镜,即油浸接物镜。当光线由反光镜通过玻片与镜头之间的空气时,由于空气与玻片的密度不同,使光线受到曲折,发生散射,降低了视野的照明度。若中间的介质是一层油(其折射率与玻片的相近),则几乎不发生折射,增加了视野的进光量,从而使物象更加清晰。 显微镜保养和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1.不准擅自拆卸显微镜的任何部件,以免损坏。 2.镜面只能用擦镜纸擦,不能用手指或粗布,以保证光洁度 3.观察标本时,必须依次用低、中、高倍镜,最后用油镜。当目视接目镜时,特别在使用油镜时,切不可使用粗调节器,以免压碎玻片或损伤镜面。 4.拿显微镜时,一定要右手拿镜臂,左手托镜座,不可单手拿,更不可倾斜拿。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