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1届高考一轮历史总复习人教版必修2第一单元.ppt

发布:2018-01-24约2.26万字共13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课程标准与考纲知识对照: 易错点: 1、 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而不是唯一模式。 2、 注意夏商周时期,受封的诸侯只有对土地的世代使用权,而无权转让与买卖,需向国王缴纳贡赋。 3、 春秋时期私田不是归国王所有,而是归私田主人控制,因为税制改革承认了土地的私有权。 4、 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的事件不是牛耕的出现,而是曲辕犁的发明,因为曲辕犁可以调节犁耕深浅,适应各种土地的精耕细作。 5、 西周时期,青铜铸造业的生产,是由官府垄断,即所谓的工商食官。 6、 后世将经商的人称为“商人”。“商人”不是由商人的国名而来,而是源于商工擅长经商。 7、 “柜坊”的职能不是兼营旅店货栈和交易场所,而是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 8、 明朝时期白银的普遍流通并没有促进对外贸易的繁荣,这是因为明政府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9、 资本主义萌芽不单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反映,还反映了封建制度的衰落。 10、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不是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而是衰落的封建专制制度。“闭关政策”与“重农抑商”政策都是封建制度的衍生物。 11、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但直到鸦片战争前夕,就全国而言,自然经济仍占据主导地位。 12、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自给自足”中的“足”并非富足,而是指满足自家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很少进行商品交换。 13、闭关锁国不是绝对禁止对外贸易,而是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如广州十三行就是例证。 易混点: 一、我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变化: 思考2:根据上表归纳中国古代农业从生产工具和技术方面呈现的特点。 农业生产技术: 精耕细作,技术先进(主要特点)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铁器牛耕 农业的起源: 起源早,独立发展,自成体系,世界领先 2、小农经济的含义: 以家庭为生产和生活的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需要和缴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小农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⑴形成时间: 春秋战国时期 (2)发展原因: ①生产力的发展,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 ②农民拥有一定土地农具等生产资料. ③农民为了生存,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量提高作物产量. ④历代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 ⑵阻碍发展原因: ①农民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 ②封建王朝统治集团腐朽,封建剥削严重. ③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薄弱。 4、小农经济的特征: ①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 ②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 ③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5、小农经济的作用: ⑴积极: 农民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和生产自主权,能支配一部分劳动产品,具有生产积极性。小农经济的发展奠定了我国古代长期领先世界的物质基础。 ⑵消极: 小农经济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不利商品经济的发展,它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随着人口增加和土地兼并,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土地的过度开垦,导致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到近代以后,它已经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成为近代中国迟滞不前,落后挨打的根源之一。 名校名题模拟: 1.(山东青岛2010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谢灵运在其《山居赋》中说:“春秋有待,朝夕须资。既耕以饭,亦桑贸衣。艺菜当肴,采药救颓。”这说明了他的田庄( ) A.主要从事商品生产 B.生产分工明确,交换频繁 C.主要从事手工业生产 D.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答案:D 2. 下列语句出自不同时期的历史文献或历史人物之口,其中分析不恰当的是( ) 甲:“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乙:“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