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形和地势教案新人教版.doc

发布:2018-09-23约3.1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1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汇侨中学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教案 新人教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概括出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的特征以及各级阶梯的主要特征,记住位于阶梯分界线的山脉名称。 2.使学生理解山脉走向的概念,并在地形图上熟悉我国不同走向的山脉,理解山脉在我国地形分布中所起到的“骨架”作用。通过读地形图总结我国地形复杂多样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的能力。组织学生讨论地势特征对其他自然地理要素以及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使学生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 2.指导学生从各种地理图像中总结中国地形特征,引导学生讨论这些特征对其他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影响和人类如何去适应、利用、改造这样的地理环境。 3.通过读图直接获取知识,并将已学知识落实到地图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让学生认知地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发展学生善于合作学习、勇于发现和创新的精神。 2、通过地形对人类的影响,使学生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环境观,并让学生感受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 1.我国的地势、地形基本特征 2.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分布和特点 教学难点 1.运用地形图分析总结我国的地势,地形特征。 2.记住我国主要山脉的名称、走向和分布,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分布和特点。 教学工具 多媒体教学 课时:3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引入新课:情景导入 (多媒体课件)播放祖国不同地形区的图片,让学生对我国地形有一个感性认识。同时也通过欣赏祖国在好河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师:请问:古代有这样一名诗:“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一江春水向东流”,江水为什么向东流呢?这与我国的地势和地形有什么关系? 今天我们就学习中国的地势和地形 学习新课 首先课件展示中国的分层设色地形图,明确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海拔高度,分析地形(地表各种各样的形态)和地势(指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然后引导观察表示不同海拔高度的颜色是否有明显的变化? 学生答:有。 根据颜色的分布总结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 再根据颜色明显变化,可以把中国地势大致分几部分?学生答:三部分。 多媒体展示中国地形概况图,看北纬32°一线和北纬32°的剖面图,思考:图A和图B所显示的地势特点均为西高东低,我国属于哪种情况呢? 学生答:图B 学生进一步得出结论:呈阶梯状分布。 教师总结我国的地势特点: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请对照中国地形图(多媒体课件)和课本图2.2找出我国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然后展示多媒体课件:三阶梯的分界线图,能使学生对三阶梯的分界线加深记忆。再让同学们看[做一做]第一、二阶梯的分界:西起______山脉经________山脉向东南到 _________山脉东缘。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请同学们对照中国地形图找出各阶梯和近海的主要地形和海拔。教师引导学生找出填出下表: 阶梯名称 主要地形 海拔 第一级 分界线 西起_______山脉,向东经________山脉,向东南到 ___________山脉东部边缘 第二级 分界线 从东北向西南依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级 近海 问题探究:(多媒体) 1.我国大陆地势西高东低,面向海洋,这种分布对气候和河流流向可能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2.河流从高一级流向低一级阶梯时,落差会有什么变化?有什么利用价值? 3.说一说我国地势对东西部之间交通往来可能产生什么影响?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归纳总结。 总结练习(多媒体) 1、我国地势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的地形类型主要是( ) A.山地和高原 B.山地和丘陵 C.丘陵和平原 D.高原和盆地 3、下列山脉属于我国第一、二级分界线的是( ) A.昆仑山 B.天山 C.长白山 D.大兴安岭 第二课时 再一次播放不同地形区的图片引导学生得出“我国地形复杂多样”的特点 展示课件山脉分布图及山脉走向图解释山脉走向的概念。让学生自己找出各种走向的山脉,学生回答。 然后教师总结归纳得出以下结论: 天山山脉、阴山山脉 昆仑山脉、秦岭 东西走向 南岭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长白山脉、武夷山脉 东北—西南走向 台湾山脉 贺兰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