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三自然地理+一轮复习+喀斯特地貌+..pptx

发布:2025-04-03约2.13千字共4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喀斯特地貌

——云上研学兴文石海;课标与教材;

;可溶性岩石;在兴文石海的石灰岩中发现了大量古生代海洋生物的化石,但是没有三叠纪之后的海洋生物化石,据此推演当地的地壳运动信息。;材料一:兴文石海四川宜宾市兴文石海总面积约156平方千米,公园内保存了距今4.9亿年—2.5亿年各时代的碳酸盐地层,地层中含有海相古生物化石和沉积相标志。是国内发现和研究天坑最早的地方,也是研究西南地区喀斯特地貌的地区之一。核心景区14平方千米范围内集中石海景观、地下溶洞群、世界级的大漏斗,被专家誉为喀斯特地貌博物馆。;小结:影响喀斯特作用强弱的因素;第一站:石海涌浪;第一站:石海涌浪;喀斯特地貌的演化过程;第二站:夫妻峰;乙;;生物风化;第三站:大漏斗(天坑);或许天坑的成因我们需要去地下世界寻找!;天泉洞是兴文石海洞穴群中最为著名的溶洞之一,形成于约三百万年前,其空间规模和游览长度均居中国洞穴之首。目前已探测到的长度为10.5公里,分为四层。;洞内空间超级大;乘船探秘地下河;探究1:溶洞的形成过程。;在丰富的地理知识加持下,找到第二层溶洞——地洞河,12月去的,里面超级暖和哟!;石钟乳;溶洞内有“天窗”这一罕见的洞穴奇观,它是洞顶岩石裂隙受到地表洼地流水的渗透溶蚀,发生小规模崩塌而在洞顶部形成的自然穿孔。因天光可人,地学上因形命名,谓之“天窗”。;探究3:天坑的形成过程。;【2022·河北卷】小明多次随老师赴太行山某溶洞研学基地考察。他发现,洞外崖壁夏季细流潺潺,冬季冰锥倒悬,洞内石钟乳和石笋的形态结构各异(如下图):(1)前者由洞顶向下生长、上粗下细,后者相反;(2)二者横切面虽都呈同心圆状,但前者上部空心、下部实心,后者整体实心;(3)前者纵切面下端纹层(沉积微层理)下凹,后者纹层上凸。石钟乳和石笋相向生长连接形成石柱后,继续发育,会演变出多种形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探究4:溶洞内的第四纪沉积物;发育于云南省临沧市某处半山腰的硝洞是一个石灰岩溶洞,洞内有较厚的夹杂石灰岩砾石块的粉砂质黏土沉积物,其表层有约2m厚的文化层(含有古人类活动遗留物的沉积层)。下左图为硝洞剖面示意图;下右图为自洞内望向洞口方向的景观照片。据此完成11~12题。;下船,来到溶洞出口啦!一阵阵冷风吹拂,让人忍不住打哆嗦。请问此时溶洞口的风是从洞内吹向洞外,还是洞外吹向洞内呢?描述其形成过程。;土耳其的棉花堡;这些白色的阶梯其实是以碳酸钙为主要成分的“钙华”。;②土耳其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抬升,石灰岩出露地表;;黄龙五彩池位于四川省阿坝自治州松潘县,景区有彩池693个,在环山围绕中,天然钙化形成的一个个池子高低起伏、错落有致,从上空俯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出铺展在大地上的巨大的调色盘。与土耳其棉花堡不同是,它不是温泉,钙华主要是黄色的。;“中国南方喀斯特”于2007年被收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2014年得到增补,现由云南石林、贵州荔波、重庆武隆、广西桂林、贵州施秉、重庆金佛山和广西环江七地的喀斯特地貌组成。“中国南方喀斯特”拥有最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类型和雄伟奇特的喀斯特景观,是世界上蔚为壮观的热带至亚热带喀斯特地貌样本。;“中国南方喀斯特”于2007年被收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2014年得到增补,现由云南石林、贵州荔波、重庆武隆、广西桂林、贵州施秉、重庆金佛山和广西环江七地的喀斯特地貌组成。“中国南方喀斯特”拥有最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类型和雄伟奇特的喀斯特景观,是世界上蔚为壮观的热带至亚热带喀斯特地貌样本。;1.形成莲花盆需要

①水自洞顶不断滴落②水沿洞壁缓慢渗出

③不断流动的薄层水④相对静止的薄层水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曾经流过该段溶洞的地下河为发育大规模莲花盆群提供的关键条件是

A.曲折的河道 B.平坦的河床 C.充足的水汽 D.丰富的泥沙;考向1通过“地表喀斯特地貌”考查“综合思维”

岩溶台地是山体为石灰岩,顶部相对平缓,四周为陡崖,类似于平顶山的一种岩溶地貌。受地质构造和地形高差的影响,岩溶台地之间多为深切峡谷,峡谷的绝壁上发育悬挂式洞瀑,形成相对独立的岩溶景观。下图示意岩溶台地。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与台地、峡谷形成有关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地表水沿断裂或节理溶蚀石灰岩②峡谷拓宽,台地面积

缩小发育为峰脊③地壳抬升流水下切侵蚀形成峡谷④悬

挂式洞瀑溯源侵蚀形成峡谷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2.推测悬挂式洞瀑水流的直接来源是

A.地表径流 B.地下河C.洼地积水 D.裂隙储水

;【2023·广东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