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C二级标准.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PC质量标准
1.0目的
为了明确的执行印制电路板的相关国际标准,正确识别、判定电路板的适用性和可靠性,编制标准。
2.0适用范围及说明
2.1本标准仅适用于本公司提供的印制板产品。
2.2本标准仅适用于第一类(1级)、第二类(二级)、第三类(三级)产品应参照标准相关内容与客户提供技术细则。
2.3如客户在加工资料中或合同中另有要求,则按客户要求执行。
2.4本标准未涉及到的印制板其它项目的标准、可参考下列标准(当有新版次标准时,以新版为准)
2.4.1 GB4588.2-88《有金属化孔单/双面印制板技术条件》
2.4.2 GB4588.3-88《印制电路设计和使用》
2.4.3 2pc-A-600F《印制板的接受性》
2.5本标准与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有争议时,以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为准。
2.6本标准的解释权归深圳祺利电路有限公司品质部。
3.0用途分类
根据印制板的产品用途,按以下三类定级,不同类别的印制板,则按不同的验收标准进行验收。
3.1第一类(1级);消费类产品:如电视、玩具、或要求不高的工业控制设备,此类印制板只要电性能没有问题,外观缺陷并不重要。
3.2第二类(2级);一般工业产品:如计算机、通讯、复杂的商业机器、以及非军事用途的设备。需耐长时间使用,尚可允许某些外观缺陷。
3.3(三级);可靠性产品:如军事、救生设备。需耐长时间使用,不可中断。
4.0验收分级
以上每一类产品的验收,可分三个等级。即:
4.1良好:满足此标准规定的要求或客户要求。
4.2接收:印制板存在一定缺陷,但不影响其使用性和可靠性。
4.3拒收:表示无法满足产品的使用性的可靠性。
5.0标准内容
5.1板材
5.1.1白斑、白点:
a. 白斑、白点指基材中玻纤交织处的树脂纤维分开,以规则点状显现白点相连而形成白斑,其原因多与热应力和机械应力有关。
b. 判别标准:受白斑或白点影响的面积不可超过板全面积的5%,导体间出现的白斑、白点影响线路间隙小于7%。
5.1.2分层气泡
a. 分层气泡:发生在基材中的层间分层,基材与铜箔分层。
b. 判别标准:其影响面积≦1%,与最近导体距离≧2.5mm。与板边距离≧2.5mm,经浸焊,热冲击试验不扩大可接收。
5.1.3基材中的异物
外来异物符合以下要求可接受:
a. 外来物为非导电物体。
b. 最长不超过1mm。
c. 异物与导线距离≧0.25mm。
5.1.4板弯曲/扭曲应符合下表要求:
板厚度(mm) 1级 2级 3级
双面板0.2-1.0 2.0% 1.5% 1.5%
双面板1.2-1.6 1.5% 1.0% 0.9%
双面板2.0-2.4 1.0% 0.7% 0.6%
双面板﹥3.2 0.7% 0.5% 0.5%
多层板 3.0% 2.0% 1.0%
单面板弯曲和扭曲公差比双面板增加0.5%。
5.1.5 板厚度公差,应符合下表要求:
板厚(mm) 1级 2级 3级
0.2-1.0 ±0.20 ±0.10 ±0.05
1.2-1.6 ±0.30 ±0.20 ±0.10
2.0-2.4 ±0.40 ±0.25 ±0.15
5.1.7加工缺陷
a. 外形尺寸、缺口、条孔、方孔、都有圆孔超差别响装配。
b. 板面、板边、大量加工粉尘未清洗干净影响装配。
c. 金手指插口、台阶不对称影响装配。
d. V-cuT漏割V刀深浅不当影响装配,V割深度应为1/3板厚,公差为±0.15mm。
e. 冲切边铜箔翻卷影响装配。
f. 拼版邮票孔分割不当影响装配。
g. 自动插件机,不能识别“×”(报废标记)板影响装配。
5.1.8 层间厚度
各层间的绝缘厚度耍符合用户技术资料中的提出要求。
5.2孔
5.2.1 非金属孔(NPTH)孔径公差(mm):
孔径(mm) 1级 2级 3级
0-0.8 ±0.08 ±0.06 ±0.04
0.81-1.6 ±0.10 ±0.08 ±0.06
1.61-5.0 ±0.15 ±0.10 ±0.08
对于利用钻、冲加工的NPTH孔:板厚<1.6mm,使用上表。
板厚>1.6mm,则所有公差增加±0.03。
5.2.2金属化孔(PTH)孔径公差(与用户的孔径要求之差)(mm):
孔径(mm) 1级 2级 3级
0-0.8 ±0.10 ±0.08 ±0.06
0.81-1.6 ±0.15 ±0.10 ±0.06
1.61-5.0 ±0.20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