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服务及管理专业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探究.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老年服务及管理专业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探
摘要:当前我国养老形势严峻,老年服务专业人才奇缺, 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对老年服务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 意义。本文通过利益驱动、约束、沟通交流、评价等机制的 构建,对老年服务专业校企合作长效机制进行了初步探索, 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利益驱动校企合作评价机制
进入21世纪后,我国人口结构呈现老龄化、高龄化趋 势,家庭结构逐渐向小型化和空巢化演变。迅速增长的老年 人口对我国养老社会服务体系提出了极高的要求,需要大量 养老服务专业人员,以改变目前养老机构从业人员数量少、 素质低、服务水平较低的现状。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工 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能否有效建立与成功实 施,其关键就在于能否找到学校与行业、养老机构的利益共 同点,从而建立一种双赢的、持续发展的长效合作机制。目 前,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在办学过程当中存在一些问题,如 缺乏完善实践教学条件,缺乏与专业相配的教材,缺乏高素 质实习指导教师,而所有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实施“工学 结合、校企合作”来解决。
一、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1、 老服专业与养老机构合作的运行机制问题。由于老 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后简称老服专业)与养老机构合作实施 过程中缺乏全局统筹,致使养老机构与办学诸要素间缺乏有 机结合,很难最优化地实现办学目标,达到预期效果。
2、 观念问题。一些学校认为校企合作只是找一个实训 场所,合作与不合作并不很重要,多数养老机构只是用人才, 而不参与或很少参与人才的培养,把培训教育学生视为额外 负担,把自己所掌握的某些行业信息视为机密,不愿意与学 校分享。
3、 缺乏稳定性和长效性。很多养老机构都是要人就来 学校,且仅限于人员招聘,缺乏沟通与交流,缺乏深入合作, 或常受经营情况等影响,时冷时热,合作模式单一,无长效 合作机制。
此外,普遍存在的合作机构的选择问题、校企合作的责 权利、政策制度等问题均为老服专业校企合作中出现的典型 问题。构建老服专业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对促进老服专业发 展,带动养老行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构建
1、构建老服专业与养老机构通力合作的利益驱动机制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与养老机构能否长期合作,取决于 双方利益平衡点的寻找与把握,取决于合作能否给对方带来 良好的效益。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养老机构的利益表现在: 能获得机构所需的高技能应用型养老人才;为养老机构提供 技术指导如提供养老服务服务标准、管理规范以及最新技 术、服务理念,解决技术、管理、经营等方面的难题,提升 养老机构的竞争力;能利用老服专业的教学资源对养老机构 员工进行岗位培训。通过校企合作能获得政府政策性优惠, 如减税、贴息等,以获得经济效益。而老服专业的利益表现 在:从养老机构中取得资金与设备方面的资助,改善专业办 学条件;能使养老机构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优化专业设置 与人才培养方案,以提高专业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 学生校外实训和顶岗实习提供岗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继而解决学生就业问题;为老服教师提供科研课题研究的平 台,并促进双师队伍建设。实质上,养老机构的利益归结为 提高其经济利益,而学校的利益是提高老服专业人才培养质 量。
2、建立老服专业与养老机构健康合作的约束机制
校企合作需要双方共同履行责任和义务,有合作就要有 约束,有约束才会有规范,才有校企合作的健康发展。为此, 双方必须受到法律、制度和道德的约束。在法律协议的框架 下,在有利于养老机构、学校、学生三方利益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养老行业机构标准和需求,明确人才培养要求和校企合 作内容、程序及方式,形成一种法定或近于法定的委托培养 关系,界定各自的责任、义务和利益,明确双方职责。校企 签订合作协议,学生与单位签订协议,规定学校与养老机构 的职责。如规定学校定期为机构新聘员工组织岗前培训和在 职员工开展继续教育等;规定养老机构在学生实习期间应完 善软、硬件条件,满足专业高水平教学要求,保证学生实习 安全及为专业老师开展科研调研等活动提供方便等。不能履 约,造成后果的须按协议赔偿。同时,依据国家颁布的有关 法律,结合校企双方实际,制定和完善校企合作的工作管理 办法,以保证合作成效。
3、 建立能促进老服专业与养老机构长期合作的交流机 制
养老机构是经济部门,学校是教育部门,两者价值取向 不同,有时双方容易产生矛盾与冲突。学校应加强与养老机 构的沟通与交流,促进校企合作持续健康发展。学校要成立 双方共同参与的合作机构作为交流平台。学校要多关注养老 机构的发展变化,并及时给予信息回应,机构遇到困难应积 极帮助解决,重视双方人员的相互交往,建立感情,升华彼 此关系。如老服专业老师要定期不定期召开双方参与的座谈 会,讨论解决合作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