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第1章《运动的描述》章末总结ppt复习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找到 * 技巧花园时,圆形均与速度相切,逐渐增大, * 技巧花园时,圆形均与速度相切,逐渐增大, * * 网络构建区 网络构建区 专题整合区 自我检测区 专题整合区 网络构建区 专题整合区 自我检测区 专题整合区 网络构建区 专题整合区 自我检测区 专题整合区 网络构建区 专题整合区 自我检测区 专题整合区 网络构建区 专题整合区 自我检测区 自我检测区 网络构建区 专题整合区 自我检测区 自我检测区 网络构建区 专题整合区 自我检测区 自我检测区 网络构建区 专题整合区 自我检测区 高中物理·必修1·人教版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章末总结 有质量 形状 大小 参考 地面 方向 位移 速度 加速度 方向 位置变化 有向线段 初位置 末位置 单向直线 时间 时刻 速度变化快慢 看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的关系 加速度 瞬时 一、速度与速率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 速率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速度 (1)平均速度=位移/时间 (2)瞬时速度是当时间趋近于零时的平均速度的极限值. 2.速率 (1)平均速率=路程/时间 (2)瞬时速率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常称为速率. 例1:如图所示,小球从高出地面h=15 m的位置,在t=0时刻竖直 向上抛出,经1 s小球上升到距抛出点5 m最高处,之后就开始 竖直回落,经0.5 s刚好经过距最高点1.25 m处位置,再经过1.5 s 到达地面.求: (1)前1.5 s内平均速度是多少? (2)全过程的平均速率是多少?(结果仅保留一位小数) (2)由题图可知:全过程小球的路程为 解析 位移/时间 路程/时间 (1)由题图可知:前1.5 s小球的位移为 x=H-h′=5 m-1.25 m=3.75 m 前1.5 s内平均速度 全过程的平均速率为 s =5 m+5 m+15 m=25 m (方向:竖直向上) 二、关于速度v、速度变化量Δv 与加速度a 的理解 1.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变化量是末速度 与初速度的矢量差;加速度是速度变化量与所用时间 的比值,它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也称为速度的变化率. 2.速度v、速度变化量Δv、加速度a 三者的大小无 必然联系. (1)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速度变化量也不一定大; 速度小,加速度不一定小,速度变化量也不一定小. (2)速度变化量大,加速度不一定大;速度变化量小, 加速度不一定小. 3.速度的方向是物体的运动方向,速度变化量的方向 是加速度的方向,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关系决定了物体 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 (1)当加速度与速度同向时,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 (2)当加速度与速度反向时,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 例2:关于速度、速度变化、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加速度方向与规定正方 向相反,物体速度一定 减小 B.加速度不为零,物体速 度一定增加 C.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 一定不断减小 D.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 越大 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 的物理量 D 解析 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决定速度大小的变化 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速度增大 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速度仍然增大 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速度减小 三、速度图象的理解 1.图象反映了物体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图象的倾斜程度(斜率)表示加速度,a= Δv /Δt , 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 3.图象不表示运动的轨迹. 两个v-t 图象的交点只表示该时刻两物体速度相等, 不表示两物体相遇. 网络构建区 专题整合区 自我检测区 例3:在如图所示的v-t 图中,A、B 两质点同时从同一点在一条直线上 开始运动,运动规律用A、B两图线 表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t=1 s时,B质点运动方向发生 改变 B.t=2 s前后,B质点运动方向和 加速度方向均发生改变 C.A、B同时从静止出发,朝相反 的方向运动 D.在t=4 s时,A、B速度相等 由题图可知: t = 0时,A、B两质点v = 0, 此后 2 s内vA0,vB0 CD 解析 质点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即速度的正负发生变化 B质点改变运动方向,但 加速度方向并没发生变化 t = 4 s时,两者速度相等 vA=vB=2 m/s 网络构建区 专题整合区 自我检测区 【针对训练】 如图所示是A、B两个物体做 直线运动的v-t 图象,则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A 做加速直线运动 B.物体B 做减速直线运动 C.物体A 的加速度大于B的 加速度 D.物体B 的速度变化比A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