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9章可编程序控制器讲述.ppt

发布:2017-04-04约5.57千字共4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9章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 了解PLC的基本结构和基本工作过程; 熟悉PLC内部等效继电器电路的等效思路; 熟悉PLC的指令系统; 掌握PLC的编程方法和开发步骤. 9.1 PLC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主要特点 PLC是一种用于控制的专用微型计算机 PLC的基本结构 1)中央处理单元CPU:如MCS-51,MCS-96. 2)存储器:系统程序存储器,ROM;系统程序存储器,RAM. 3)I/O接口:是CPU与I/O现场设备连接的部件. 4)外部设备:包括编程器等. 通过通信端口与PLC联系,完成人机对话. PLC的基本结构 I/O接口 (1)输入接口: 功能:采集现场信号,转换成标准逻辑电平,送给CPU. 直流开关量输入接口电路: 光电耦合器的作用,一是电气隔离;二是电平转换. I/O接口 (2)输出接口 输出方式: 晶体管输出; 晶闸管输出; 继电器输出. 继电器输出接口电路 一些PLC还具有模拟输出接口. 2.PLC的基本工作原理 1)扫描:依次对各种规定的操作项目进行访问处理. 2)工作原理:在系统软件的控制下,输入现场信息 -----顺次扫描程序中的指令,执行程序----输出控制信号,实现控制功能. 即:顺序扫描,不断循环. 3.PLC的主要特点: 应用灵活,通用性强,控制功能强,可靠性高,有完善的诊断功能. 9.2 PLC的内部等效继电器电路 F-40M内部等效继电器: 等效继电器 地址号 数目 1.输入继电器X 400-413 ; 500-513 12;12 2.输出继电器Y 430-437 ; 530-537 8;8 3.时间继电器T 450-457; 550-557 8;8 延时(0.1-999)秒 4.计数继电器C 460-467; 560-567 8;8 计数(1-999)次 5.辅助继电器M 100-277; 300-377 128;64 PLC的内部等效继电器电路 9.3 PLC的编程的指令系统 2.梯形图编程的一般规则 1)梯形图按自上而下,从左到右的顺序排列,每一个继电器为一个逻辑行,起始于左母线,然后是触点的各种连接,最后是线圈与右母线连接. 2)没有输入继电器线圈,其他继电器线圈在一个程序中只出现一次,而触点可以重复使用. 3)在时间继电器和计数继电器之后,要设常数,并单独占一行. 3.F-40M型PLC的指令系统 指令语句表的格式: 指令 编程元件地址号 指令 常数 指令 1)输入、输出指令 LD: 取指令。用于与左母线连接的动合触点。 LDI:取反指令。用于与左母线连接的动断触点。 OUT:输出指令。用于驱动输出继电器、辅助继电器、 定时器、计数器,但不能用于驱动输入继电器。 例1:已知梯形图,写指令 语句表. 解: LD 400 OUT 430 LDI 401 OUT 100 OUT 450 K=19 LD 450 OUT 431 2)逻辑指令 逻辑指令包括与指令,或指令,与块或块指令. AND:与指令。指一个动合触点与前面的电路串联连接。 ANI:与非指令。指一个动断触点与前面的电路串联连接。 OR: 或指令。指一个动合触点与前面的电路的并联。 ORI:或非指令。指一个动断触点与前面的电路的并联。 ORB:或块指令。用于两个及以上触点串联的支路与前面支路并 联连接的情况。 ANB:与块指令。用于两个及以上并联电路块与前面接点电路或并联电路块的串联。 例2 已知梯形图,写指令语句表 LD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