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字》上半篇.doc - 爱我中文网.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作者序言
在阅读本书之前,我必须为读者做两点说明:
一、关于中国文字的神话:
中国文字是以一个“神话”为线索的,其主线就是:“人”是“天”种下的种子,“天”事先为种子设定了适宜的环境,环境中的无数物质都是为“人”准备的,所以才有了“万物皆备于我”这句话,这个自然界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明白”。人的“肉身”在消耗自然界的“物质”,而人的“灵魂”却在认识自然界“物质”的过程中积累“非物质”,就像吃甘蔗。最终,“肉身”和“物质”毁灭了,而人的“灵魂”却成功升华。这就是“明白”一词的内涵,也是人生的终极意义。
人被何人制造?人最终前往何方?这是两个千古问题,但在中国文字里却充满了对这一终极问题的详细解答。从神话里我得出了三句话:
1、“神话”都是前一个世界人类的真实“故事”。
2、地球是被“天”管理着的。
3、现实宇宙就是一个人,而且是男人,我们就生活在此人的身体里。
中医有云:天地是大人身,人身是小天地。可以解释为:天地之间就是一个“大人”的身体,我们可以将其称为上帝、天帝或佛祖、真主。我们就生活在“大人”的身体里面;同样道理,我们的身体里面也生活着人,只能叫他们“小人”了,这样“大人”、“人”、“小人”构成了三界。
升华的意义就是从“小人”升华成“人”,再从“人”升华成“大人”。不难理解,我们都曾经生活在父母体内,是“小人”,而现在我们成功了,也就是成功地成为了“人”。当我们回首前一过程,我们也就会了解后一过程,这就叫“认识了自己就认识了上天”。
在中国文字的神话里,统治宇宙的是“天帝”,“天帝”的首席执行官叫“北斗七星”,“北斗七星”之下是管理28星宿的天神,在其下面就是日神、月神和地神以及漫天飞舞悄无声息的“飞碟”。可以说,这一切的“统治者”都是为了地球上的人而存在着的。
二、关于中国文字的规律:
1、关于如何定音?
中文的历史大约有8300年,在慢慢时间长河里,虽然文字的形式发生了很多变化,但人们对于文字的“定意”好像争议不大,正所谓:(意)一如既往,对文字“定形”上的争议也仅限于繁体字简体字之争,这也不足为虑,因为“删繁就简”是文字的发展趋势,但只有一个“如何定音”问题一直困扰着古今学者们,具体说:音从何来?比如,一个“活”字为什么发“活huó”这个音呢?这个问题在8300年中都很少有人做过专门研究,所有历史典籍也没有对“音从何来”的专门论述,显然,这是个历史空白。
幸运的是,随着对外中文教学的广泛深入,这个问题才开始变得越来越重要。大家知道,改革开放30多年,外国人学过中文者已接近一亿人了,不计其数的外国人都向中文老师提出过此类问题。据不完全统计,排在第一位的问题是:老师,为什么叫吃饭呢?这个“吃chī”是从哪里来的呢?正是源于此,我从2001年开始了对这一空白项目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在由“新加坡环球中文中心”出版的这本书就是我研究成果的一部分。
我发现,文字的定音均源于人体与自然界的声音,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中文是地球上最早的“仿生学”,这也是为什么叫“字”的原因,因为“字”下有“子”,而“子”就代表身体和生命。“子”字由“了”字加“一横”组成,“了”字代表胎儿,其造型就是一个胎盘里蜷缩胎儿的外侧弧线,“一横”代表胎儿出生后用剪子间断脐带,剪断的声音就是“子zǐ”。其意思就是前世姻缘已了,灵魂转世投胎成人,这个过程结束了就叫“了了”,前一个念liǎo,代表前世结束,后一个念le,代表重新做人,成为新人是快乐的事情,所以“了乐”同音。可以说,本书充满了关于一个“子”的出生、生活直至死亡的全过程描述。
而“活”字的设计更有意思,舌头在口腔中转动,舌下三个穴位就会涌出唾液,唾液满嘴舌头转动就会发出声音“活huó”,显然,为什么是“三点水’和‘舌”字的组成也就明白了,“活”字的字面意思就是指舌头能转就叫活,反之,舌头直了僵硬了就叫死,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古代中医看一个人能否救活就看舌头硬不硬,伸出手指进嘴一摸就知道有救没救,因为古人不看瞳孔。
我们再看“吃”字:吃东西时上下“前齿”咬合发出的声音就是“吃 chi”,鸡吃米的声音也是吃,所以,“吃、齿”同音族。口腔中前面的叫“齿”,后面的才叫“牙”,因为用“后牙”压东西就会发出声音“牙yá”,而且,我们吃食物的规律是,“后牙”先压碎食物,随后后牙再磨以便使食物更碎。同理,喝水时咽下的一霎那就会发出“喝hē”,这是鼻腔共鸣声。舌头不断顶口腔上面就会发出“弯音咀jǔ”,舌头不断顶口腔下面就会发出“升音嚼jué”,这就叫“咀嚼”。
显然,所有进入口腔的食物必要经过“前齿”折断,随后再送到“后牙”研磨,所以,“前齿”的功能是“折”,“后牙”的功能是“磨”,这就是“折磨”一词的由来。进而“折”字就有了“对所有物质打击的形容”这个意思,而“磨”字就有了“对所有非物质打击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