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经济学基础消费者行为理论.ppt

发布:2019-01-01约1.25万字共9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如果你对一个汉堡包的支付意愿是3美元,而价格是2美元,你的消费者剩余是5美元。( ) 某人的效用函数为U=XY ,Px=1元,Py=2元。(1)假设消费者均衡在总效用为200的无差异曲线上,求解X、Y产品的消费组合;(2)该消费组合对应的边际替代率是多少? 解:(1)根据均衡条件MUx/MUy=Px/Py,以及边际效用得出均衡时,MUx/MUy=Y/X=1/2=Px/Py,所以X=2Y,代入U=XY=2Y^2=200,得出Y=10,X=20。   (2)MRSx,y=2。 效用无法计量和加总求和 例如,消费者消费了巧克力与啤酒,他从中得到的效用是无法计量,也无法加总求和的,更不能用基数来表示,但可以比较从消费这两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效用的大小。 如果他认为消费啤酒所带来的效用大于消费一块巧克力所带来的效用,那么就叫一块啤酒的效用是第一,巧克力的效用是第二。 序数效用论采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消费者偏好 消费者对某种物品或劳务的喜爱或不喜爱的程度。 与物品或劳务的价格及消费者的收入无关,它直接反映着消费者个人的兴趣和嗜好。 如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情人眼里出西施” 消费者偏好分析的经济学意义 有助于厂商进行市场细分,确定商品的生产和销售定位 消费者偏好的三个基本假定: 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设 1、假定消费者的偏好是可以比较。 2、假定消费者的偏好具有可传递性。 3、假定所有的商品都是“多比少好”。 这三个消费者基本假定,是分析消费者行为的出发点 1、无差异曲线(等效用线) 含义:用来表示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效用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 图 形 Qy Qx I 同一条曲线上不同的点代表总效用相同 一定要 记住它 的形状 商品X 消费量 商品Y 消费量 5 10 15 20 25 30 30 18 13 10 8 7 图示: 图 3-2 * Microeconomics, Chapter 3 X Y 0 5 5 25 30 20 10 15 10 15 20 25 30 A B C D F E A B C D E F 商品组合方案 1、斜率为负 无差异曲线是一条自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通常商品的效用是正的。因此,如果要增加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为了使消费者的满足程度不变就要减少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反之亦然。 Y X U A B X1 X2 Y2 Y1 2、离原点越远,效用越大 由于消费者的偏好是无限的在同一个平面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 不同的无差异曲线代表不同的满意程度。离原点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满足程度较高,离原点近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满足程度较低。 Y X U1 U2 U3 U1 U2 U3 X1 X2 Y1 Y2 A B C 3、同一平面无差异曲线不相交 利用反证法: 假设两条无差异曲线相交 由于A和B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两点的效用相同,B和C也位于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因此B和C的效用也相同 这意味着尽管C点两种商品都比A点多,但A和C具有相同的效用 这显然与消费者对两种商品的消费越多效用越大的假设相矛盾 X Y U1 U2 A C B Y2 Y1 X1 X2 3、同一平面无差异曲线不相交 利用反证法: 假设两条无差异曲线相交 由于A和B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两点的效用相同,B和C也位于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因此B和C的效用也相同 这意味着尽管C点两种商品都比A点多,但A和C具有相同的效用 这显然与消费者对两种商品的消费越多效用越大的假设相矛盾 X Y U1 U2 A C B Y2 Y1 X1 X2 4、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即斜率的绝对值递减 即由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为保持效用水平不变,随着人们对一种物品消费量的增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物品的数量会越来越小。 O Y X A B C ΔX ΔX ΔY1 ΔY2 U 边际替代率 含义:U不变,增加X的消费量所减少的Y的消费量的比例。 数学表达式:无差异曲线的斜率。 图示 Ⅰ Ⅱ A B Y X a b c d Ⅲ △X= cd △Y= ab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是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 商品X 消费量 商品Y 消费量 5 10 15 20 25 30 30 18 13 10 8 7 图示: * Microeconomics, Chapter 3 2.4 1.2 0.6 0.4 0.2 边际替 代率 5 5 25 30 20 10 15 10 15 20 25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