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商品分类.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海关统计丝绸的商品编码商品目录 三、商品目录 (一)商品目录及其意义 商品目录是指将所经营管理的全部商品品种,按一定标志进行系统分类编制成的商品细目表。商品目录又称商品分类目录,编制商品目录离不开商品分类,只有在商品科学分类的基础上编制商品目录,才能使其眉目清晰,才有助于管理工作的科学化。 (二)商品目录的种类 1.国际商品目录 联合国编制的《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目录》;欧共体制定的《欧洲共同体对外贸易统计商品目录》 2.国家商品目录 美国的《国家物质代码》、日本的《商品分类编码》和我国的《GB7635—87》标准 3.部门商品目录 原商业部编制的《SB/T10135—92》标准,对外经济贸易部编制的《对外贸易进出口业务统一商品目录》,进出口商品检验局编制的《商检机构实施检验的进出口商品种类表》 4.企业、单位商品目录 某合金厂产品目录 三、国际贸易商品分类目录 (一)海关合作理事会的分类目录(CCCN) (二)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 (三)协调商品名称和编码制度(H·S编码) (四)商标注册用商品和服务的国际分类 (一)海关合作理事会的分类目录(CCCN) 海关合作理事会的分类目录又称为《海关税则分类目录公约》(Convention on Nomenclature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Goods is Customs Tariffs),是1950年12月15日海关合作理事会在布鲁塞尔召开的国际会议上制定的公约,1953年9月11日生效。该公约最初被称为“布鲁塞尔税则目录”,于1975年正式改名为《海事合作理事会税则商品分类目录》。 《海关税则分类目录公约》共16条。其主要包括: 1.一缔约国应按公约所附目录编制税则。公约规定,凡是采用该目录的国家对类、章、税目一律不能增减更改,以保证各国税则的统一性和可比性,但可在税目以下增添子目,订立税率。 2.海关合作理事会设立分类目录委员会,监督公约的执行,以保证其解释和执行的一致性。采用本公约的每一理事会成员国均有权派代表参加。 3.缔约双方或各方间对公约的执行和解释如有争议,应尽可能协商解决。如协商无法解决,应提交分类目录委员会审议,如分类目录委员会不能解决争议,应由该委员会提交理事会。争议各方可以事先承认分类目录委员会或理事会的建议对各方有约束力。 海关合作理事会税则目录是一个系统的商品分类体系,它的主要内容是按系统分类,顺序排列的国际贸易商品分类表。它的分类原则是:按照商品的原料来源,结合加工程度、用途和工业部门划分。按此原则,将国际贸易中的商品分成21个大类(Section),99章(Chapter),1011个税目(Heading)。每项税目编成4位数的税目号(Heading No.)。其中前两位数字是税目所属的章号,后两位数字是该税目在这一章内排列的序号。 (二)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 20世纪50年代,在研究制定海关税则商品分类目录的同时,为便于联合国统计工作的需要,由联合国秘书处主持,在1950年草拟了“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United Nations Standard International Trade Classification,SITC)。该国际贸易标准分类把国际贸易商品共分为10大类(section)、63章(division)、233组(group)、786个分组(sub-group)和924个基本项目(item)。SITC是以等级为基础,以阿拉伯数字来描述商品的,一位数表示类,二位数表示章,三位数表示组,四位数表示分组,五位数表示项目。 低脂牛奶的SITC编码是02212 SITC编码 描述 0 食品和活动物 02 乳品和禽蛋 022 牛奶、奶油和乳制品(除黄油和奶酪) 0221 牛奶(包括脱脂牛奶)、奶油,非 浓缩或加糖的 02212 含脂牛奶(含脂量1%到6%)? (三)协调商品名称和编码制度(H·S编码) H·S协议制度是由海关合作理事会(又名世界海关组织)主持制定的一部供海关、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