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内涵.ppt

发布:2016-10-02约2.14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人才类型与作用 4、更新人才观念 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端技能型人才,必须首先更新人才培养观念。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指出,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 人才是社会文明进步、人民富裕幸福、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推动力量。 * 培养制度 探索 高端技能型专业学位研究生 探索 复合型、应用型 职教本科 引领 高端技能型人才 高等职业院校 基础 技能型人才 中等职业学校 备注 作用 培养人才 学校类别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内涵 1、要明确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基本内涵。 所谓“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就是要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要求,加快建立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必须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要求; 必须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坚持学校教育与各类职业培训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 必须树立系统培养的理念,坚持就业导向,明确人才培养规格、梯次和结构; 必须 系统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支撑国家产业竞争力的能力。 北京试水职业教育分级制改革 3、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阶段性任务。 坚持分步推进,分阶段、分步骤逐步建立职业教育体系。 2011年要重点做好“十个衔接” :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与教材、教学资源、教学过程、招生制度、评价机制、教师培养、行业指导、集团化办学等; 今后两年形成职业教育体系的初步架构; 十年内建成完整的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2、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途径。 原则: “遵循规律、服务需求、明确定位、系统思考、整体设计、构建体系、科学布局、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 ; 途径:(三个坚持) 坚持问题入手,着力解决职业教育在理念、结构、质量、脱节、投入和制度等六个方面的问题。 坚持科研先行,将实践中的突出问题转化为立项课题,开展全局性的系统化、针对性研究,为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坚持分类试点,在确立体系建设阶段任务、工作重点、具体模式等方面,要根据各地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和实际,通过试点的方式分类指导、分步实施。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指出,科学人才观逐步确立,以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两种人才资源,以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智力支持。 人力资本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15%,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33%,人才贡献率达到35%。 高技能人才队伍 发展目标:适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以技师和高级技师为重点,形成一支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到2015年,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3400万人。到2020年,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3900万人,其中技师、高级技师达到1000万人左右。 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发展目标: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和经营能力为核心,以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农村生产经营型人才为重点,着力打造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数量充足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到2015年,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1300万人。到2020年,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1800万人,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2年,每个行政村主要特色产业至少有1-2名示范带动能力强的带头人。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发展目标: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以人才培养和岗位开发为基础,以中高级社会工作人才为重点,培养造就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到2015年,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到200万人。到2020年,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到300万人。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也发布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规划指出: 到2015年,全国技能劳动者总量达到1.25亿人,其中高级工以上的高技能人才达到3400万人(高级技师140万人,技师630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