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水化合物分类.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节 能量 三大产能营养素 ※ 碳 水 化 合 物 ※ 脂 肪 ※ 蛋 白 质 热能系数(或生理卡价): 每克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在体内氧化产生的热能值。 碳水化合物——4kcal 脂肪——9kcal 蛋白质——4kcal 膳食热能来源及供应量 营养素 占每日热能总量 碳水化合物 60 ~70 % 脂肪 20 ~30 % 蛋白质 10 ~14 % 人体热能消耗的四个部分 基础代谢 占总能量消耗的60~75% 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10% 体力活动 30% 生长发育 能量平衡和体重的关系 思考! 第二节 蛋白质 蛋白质生理作用 1、蛋白质是各器官组织的主要结构成分 2、供能 3、行使特殊生理功能的蛋白质 蛋白质缺乏 生长受限 疾病康复延迟 免疫力低下 水肿(例如大头婴儿事件) 蛋白质过多 加重肾脏负担 蛋白质的分类 按来源分类 动物蛋白:肉、鱼、禽、蛋、奶 植物蛋白:粮谷、薯、豆类 按质量分类 优质蛋白:动物蛋白+大豆蛋白 植物蛋白:(大豆蛋白除外) 如何评价蛋白质质量优劣 1、蛋白质含量 大豆最高 2、消化率、吸收率;蛋类为98%、其次奶类最差大豆 3、人体利用率 鸡蛋最高 第三节 脂肪 脂肪的生理功能 1、供能1g=9kca 2、维持体温和保护内脏,缓冲外界压力 3、提供必需脂肪酸 4、脂溶性维生素的重要来源 5、增加饱腹感 摄入不足导致: 影响生长发育、脂溶性维生素缺乏 摄入过多导致: 肥胖及其相关慢性病 某些肿瘤:乳腺癌、直肠癌等 膳食脂肪营养注意要点 1、饱和:单不饱和:多不饱和(S:M:P)=1:1:1 饱和脂肪酸来源:动物油、椰子油和棕榈油 单不饱和脂肪酸来源:橄榄油、茶油 富含多不饱和脂肪:葵花油、玉米油、大豆油 要点:用橄榄油、茶油取代常用植物油 2、胆固醇<300㎎/d 常见食物中胆固醇含量(㎎/100g)2002版 几个特殊脂肪 鱼油 --优点:EPA预防心血管疾病、DHA促进脑功能 --缺点:双键多,产生氧自由基 反式脂肪酸 --产生:植物油氢化(人为氢化或高温油炸)常温下呈固态 --缺点:心血管疾病 --常见:人造奶油、起酥油、巧克力派、蛋黄派、 布丁蛋糕、爆米花、冰激凌和炸薯条 --预防:尽量减少加工食品(天然食物中的反式脂肪酸 微乎其微 ) 脂肪小结 烹调用植物油,最好选用茶油或橄榄油 从动物性食物中获得饱和脂肪,少吃或不吃肥肉 经常食用海水鱼(获得鱼油) 少吃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 第四节 碳水化合物 分子式:Cn(H2O)n,故名碳水化合物, 又名糖类。 碳水化合物的生理作用 供能和储能:人体最主要的热能来源 --1g=4kcal 构成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 节约蛋白质作用 抗生酮作用 --缺乏:将导致全身无力,疲乏、头晕、 心悸、脑功能障碍等(低血糖表现) --过剩:转化成脂肪,导致肥胖 碳水化合物分类 膳食纤维定义和分类 广泛存在于粗粮、豆类、蔬菜、水果、海藻、食用菌等天然植物中 可溶性膳食纤维:果胶、褐藻胶(如果冻) 不可溶性膳食纤维: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 膳食纤维的生理功用 1、防癌 2、降脂 3、减肥 4、防止便秘 5、控制血糖 6、降低龋齿和牙周病的发病率 如何保证每日足量膳食纤维摄入? 每日保证蔬菜摄入:儿童300g、成人500g 经常摄入粗粮、薯类、和杂豆 第五节 矿物质 矿物质的分类 常量元素: 人体容易缺乏的矿物质 钙、铁、锌 硒、碘 钙的食物来源和缺乏病 食物来源: 奶和奶制品、豆类、小鱼、小虾 缺乏病: 佝偻病、软骨病、骨质疏松症 如何补钙及选择钙制剂 食补为主 特殊人群(儿童、老人、孕妇、乳母等)可选钙制剂 目前钙制剂可分三大类(无机钙、有机钙、氨基酸钙),均有其优缺点 对各类补钙品无特殊禁忌且需长期补钙者可轮换选用上述三类钙剂 补钙过多的危害 过多的标准>2g/d --增加肾结石的危害性 --干扰铁、锌、镁、磷等元素吸收利用 铁的食物来源和缺乏症 食物来源 丰富来源:动物血、肝脏、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