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九年级上册物理《运动和力》力(F) 知识点总结.doc

发布:2017-08-18约1.83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力(F) 有疑问的题目请发在“51加速度学习网”上,让我们来为你解答 51加速度学习网 整理 / 一、本节学习指导 本节开始我们学习力学。这一节中我们学习力的相关概念以及牛顿第一定律,本节中我们把重点放在概念上,同学们要多思考。本节有配套学习视频。 二、知识要点 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单位:牛顿(N)。 注意:(1)一个力的产生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且同时存在。物体是施力物体的同时又是受力物体 如:比如小明用铁锤捶墙,铁锤施力是施力物体,同时也受到墙的反作用力,所以也是受力物体。 (2)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力是不可能离开物体单独存在的。 (3)力的作用可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发生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 2、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发生改变)。举例:用力推小车,小车由静止变为运动;守门员接住飞来的足球由运动变静止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举例:用力压弹簧,弹簧变形;用力捏气球,气球变瘪。 3、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4、力的表示方法:画力的示意图。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表示力的大小,这种图示法叫力的示意图。 5、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重点】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外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注: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分析事实,再进一步概括、推理得出的,它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验证这一定律,但从定律得出的一切推论都经受住了实践的考验。牛顿第一定律也可以说成:物体在受外力之和为零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6、惯性【重点】 (1)定义: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惯性 (2)性质: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任何时候、任何状态下都有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惯性力的作用,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速度、物体是否受力等因素无关。物体质量就有惯性。 注:如何理解惯性是物体本身的性质呢,其实很简单,我们把它想成是与生俱来、天生的。不会因为时间、地点等改变改变的性质。就像老虎的本性咬人一样,把它运到北京、运到美国它也咬人。在物理概念中“电阻”是导线固有的性质,不会随电流,电压的改变而改变,和惯性很相像。 (3)防止惯性的现象:汽车安装安全气襄, 汽车安装安全带;利用惯性的现象:跳远助跑可提高成绩, 拍打衣服可除尘 (4)解释现象: 例: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为何向汽车行驶的方向倾倒? 答:汽车刹车前,乘客与汽车一起处于运动状态,当刹车时,乘客的脚由于受摩擦力作用,随汽车突然停止,而乘客的上身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汽车行驶的方向运动,所以乘客向汽车行驶的方向倾倒。 7、平衡力 (1)、平衡状态: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称为平衡状态。 (2)、平衡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到的力叫平衡力。 (3)、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同物、同线、等大、反向) 8、运动和力的关系 (1)当物体不受任何力作用时,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当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当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三、经验之谈: 关于汽车启动和刹车时乘客往后仰、往前倾的现象我们要会解释。 针对物体的受力情况我们要画得出简单的示意图,画示意图时注意没有“下滑力”一说,当物体放在斜坡上我们会觉得它往下滑,所以有一个下滑力,其实这个下滑力是重力的分力,所以下滑力实际上是一个不存在的力。其次是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垂直于斜面的,而不是垂直于地面。 有疑问的题目请发在“51加速度学习网”上,让我们来为你解答 51加速度学习网 整理 加速度学习网 我的学习也要加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