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docx

发布:2018-10-12约3.19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苏科版 物理 九年级上册 简单机械和功 杠杆 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可以是任意形状的,不一定是直的) 一点、二力、二臂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一点、二力、二臂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方向判断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PS:分析:P3 螺丝刀撬图钉、P8羊角锤。 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杠杆原理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1L1 = F2L2) 省力杠杆(费距离):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动力小于阻力 费力杠杆(省距离):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动力大于阻力 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动力等于阻力 (举例) (例题讲解、解题格式注意)——P8 Q2 滑轮——绕轴能转动的轮子——杠杆的变形。 定滑轮:轴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等臂杠杆(动阻力相等,可改变动力的方向) 动滑轮:轴的位置随被拉的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支点在一侧的不等臂杠杆(动力臂是阻力臂的两倍,使用时可以省一半的力,但不可以改变动力方向)。 滑轮组: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既省力又可改变力的方向)。——两种绳子绕法 用滑轮组起吊重物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物体,提起物体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几。 F=(G+G动)/n n是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 F1F2l2 F1 F2 l2 l1 O F1 F2 O l1 l2 功——无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例题) 功(机械功):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的乘积。 做功的两要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公式:W=FS单位:J) 四、功率 功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公式: P=W/t 单位:W 机械效率(实验) 1.有用功:为达到目的必须做的功。 2.额外功:为达到目的不需要做但不得不做的功。 3.总功:为达到目的实际做的功 W总= W有+W额 。(有用功小于总功,因此机械效率小于百分之一百) 4.机械效率: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η= W有/ W总。 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 动能、势能、机械能 动能:运动着的物体能对其他物体做功,那么这个物体就具有能量。这种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物体的动能越大,它对其他物体所做的功就越多。 物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速度和质量有关,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它具有的动能就越大。 势能: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能对其他物体做功,那么这个物体就具有弹性势能。 被举高的物体能对其他物体做功,那么这个物体就具有重力势能。 物体的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其质量和高度有关,质量越大,高度越高,物体所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PS:一个物体可以同时具有动能和势能,且动能和势能能够相互转化。) 内能、热传递 内能:与热运动有关的能量。(汽油燃烧所释放的能量、天然气燃烧放热、物体摩擦发热) (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物体内所以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称为内能。 由于一切物体内分子的热运动永不停息,因此任何一个物体都具有内能。 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就越剧烈,分子运动越剧烈,动能就越大,所以,当物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的总和就增加。 热传递——改变内能的一种方式 条件:有温差; 实质:内能的转移; 热量: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转移能量的多少。(焦耳) 三、物质的比热容:(九年级上册) 1、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摄氏度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物理属性,与其性质有关——同种物质的比热容相同,不同的不同。 3、单位:焦/(千克·摄氏度)。 4、热传递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物体在吸热或放热的过程中,物体的质量越大、比热容越大、温度变化越大,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就越多。 温度升高时:Q吸=cm(t-t0) 温度下降时:Q放=cm(t0-t) 四、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 1、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另一种方式。(第一种方式:热传递) 2、热机(热力发动机)—一种将内能(燃料产生的高温、高压燃气)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3、汽油机工作循环:——可对比柴油机。 吸气冲程(进气口打开、活塞向下运动)——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变为内能、活塞向上运动)——做功冲程(内能转变为机械能、活塞达到顶端而后推动活塞向下运动、燃气对外做功的过程)——排气冲程(出气口打开、活塞向上运动)。 注意:冲程是指活塞从汽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 曲轴旋转2圈,活塞往复2次,四冲程,对外做功一次。 五、燃料的热值: 质量相同的不同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一般是不同的。 燃料的热值:单位质量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