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汽超临界600MW汽轮机机构-教学稿.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东汽超临界600MW汽轮机结构讲课提纲
汽轮机总体结构(D600C和D600E)
汽轮机的总体结构和蒸汽流程
型式:超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单轴、三缸四排汽、双背压、凝汽式。
高、中压缸为合缸结构,高压部分有一个单列冲动式调节级和七个高压冲动级,中压部分有六个中压冲动级,高压级和中压级的蒸汽流向相反,高压排汽口在汽缸的前端,中压排汽口在汽缸的后端。两个分流式的低压缸各对称布置七个低压冲动级,由中间进汽,两端排汽。(总图)
机组的三根转子分别支撑在六个轴承上,共有六个轴承座。前轴承座内布置高中压转子的前轴承、主油泵、危急保安器;二号轴承座内布置高中压转子后轴承、推力轴承;低压转子轴承座与低压缸的排汽室焊成一体。一号低压缸前轴承座与二号轴承座弹性连接,一号低压缸后轴承座与二号低压缸前轴承座弹性连接。盘车设备布置在低压后轴承箱侧边的下部,在拆卸轴承盖或联轴器护罩时,无需拆卸盘车装置。机组有三个绝对死点。
主蒸汽管采用“2-1-2”结构,进入汽轮机间的一根主蒸汽管,在汽轮机前分为两根,各经过一个主汽门进入四个调节阀的蒸汽室,每个调节阀出口分别经高压导汽管引入调节级的喷嘴室,向前流经八个高压级做功后,由高压排汽口排出,在经过排汽逆止阀和冷再热蒸汽管引至再热器。
再热蒸汽管采用“2-1-2”或“双管”结构,进入汽轮机间后每一根再热蒸汽管分别经过一个再热主汽门和一个中压调节阀,由中压导汽管引入中压第一级的喷嘴室,向后流经六个中压级做功后,由中压排汽口排出,再经过低压导汽管引至两个低压缸中部的进汽口。进入每一个低压缸的蒸汽又分为两部分,分别经过七个低压级做功后,由两端的排汽口排入双压凝汽器。(蒸汽系统图)
汽轮机设置八个回热抽汽口,高压第六级、第八级后(高缸排汽);中压第三级、第六级后(中缸排汽);低压第二、三级和第四、五级后。其中低压缸前半从第三级后抽汽,后半从第四级后抽汽。四段抽汽供除氧器和汽动给水泵用汽。
汽轮机的技术参数
A.铭牌工况(TRL)
额定功率 600 MW
额定主汽门前压力 24.2 MPa(a)
额定主汽门前温度 566(538)℃
额定再热汽阀前温度 566℃
主蒸汽流量 1857 t/h
最终给水温度 287.7℃
补水率 3%
低压缸排汽平均背压 11.8KPa(a)(冷却水温33℃);
热耗率 7969 kj/kWh
B.最大连续功率(TMCR)工况 642 MW
额定参数、铭牌工况进汽量;
平均背压5.88KPa(a),补水率0%,不带厂用汽。
C.阀门全开(VWO)工况
功率 670 MW
额定参数 24.2MPa、566/566℃
主蒸汽流量 2030t/h
低压缸排汽平均背压 5.88KPa(a)(冷却水温25℃);
补水率 0%
D. 热耗率验收(THA)工况 600 MW
额定参数、低压缸排汽背压5.88KPa(a),回热系统全投,补充水0。
热耗率:7564kj/kWh
汽缸、隔板和滑销系统
高、中压合缸
合缸结构的优点:减小轴向温差;缩短轴封长度;平衡轴向推力;减少1~2个轴承,缩短机组长度。但主蒸汽和再热蒸汽温度要匹配。
高中压缸总体结构(高中压缸图)
高、中压缸共用一个外缸,高压缸为双层结构。四个高压喷嘴室沿圆周(两个半圆环)布置在内缸进汽部分,其出口分别嵌装高压调节级的四个喷嘴组(外观是两个)。七个高???级的隔板分别嵌装在高压内缸的内壁环形凹槽中,水平挂耳支撑。
中压缸为准双层缸结构,中压前三级的隔板分别嵌装在内缸内壁的环形凹槽内,后三个中压级隔板嵌装在中压隔板套内壁环形凹槽中。中压隔板套嵌装在外缸内壁环形凸台的凹槽中。内缸、高中压中间轴封体(1#)和中压第一级隔板形成中压进汽喷嘴室。
高、中压内缸铸成一体,由下缸前后两侧的两对猫爪支撑在下外缸的中分面的凸台上,其上下设纵销使内、外缸横向对中。轴向定位键设在高、中压进汽口的中间,以减小进汽口处内外缸的相对膨胀差。
高、中压外缸两端分别嵌装高压和中压轴封,其第一段轴封体嵌装在高压外缸上,第二段轴封体通过法兰用螺栓固定在外缸的端部。
高、中压内外缸、隔板套和轴封体都采用窄法兰,以减小内外壁温差。无法兰螺栓加热装置。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