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表2社会环境监测业务能力认定标准.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附表2 社会环境监测业务能力认定标准
指标 认定内容 评分说明 得分 一、
组织机构
3分 申请认定单位的内部机构设置合理,部门职责明确,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3分) (1)机构设置合理,各科室职责明确。(2分)
(2)各岗位、各类人员职责明确。
(1分) 二、
人员素质
13分 1、从事环境监测的专业技术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的数量和能力应满足监测工作的需要。(4分) (1)具备10名以上环境监测技术人员(3分)
(2)高、中级职称比例达50%
(1分),比例不足酌情扣分 2、申请认定单位的技术负责人、报告签发人应具有工程师以上职称,熟悉监测业务、有工作经验。(2分) 技术负责人、报告签发人具有工程师以上职称,熟悉监测业务,有监测工作经验。(2分) 3、环境监测人员应熟悉有关环保法规、监测技术规范、标准及监测分析方法,掌握监测有关的理论和操作技能,了解环境样品和监测仪器的性能,并按环保行政部门的要求持证上岗。(3分) (1)监测分析类(包括现场测试、采样、样品制备及实验室分析等)、质量管理类(包括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等)和综合技术类(包括数据管理、分析评价及报告编写和环境形势综合分析等)三类人员均要持证上岗。(2分)
(2)确保每个监测项目有两人以上取得合格证。(1分) 4、申请认定单位应制定年度人员培训计划,并有培训计划实施的培训记录。
(2分) (1)制定年度人员培训计划,培训内容与所承担的监测工作相适应。(1分)
(2)有培训计划实施的培训记录。(1分) 5、建有人员档案,一人一档(主要含学历证、职务、职称资格证、培训结业证、上岗考核证、技能考级证、在职教育证、工作业绩、获奖证、年度考核情况等内容)(2分) 档案内容完整(2分)
有缺项酌情扣分 三、
监测能力
16分 应具备申请基本条件所要求的环境质量标准与污染物排放标准中主要监控项目的测试能力。监测单位在此基础上,根据当地污染特征开展相应的扩展项目。 (1)申请认定类别和参数达到基本条件中三类60项的,得14分:
(2)多一项得0.2分,满分2分 四、
仪器设备
16分 1、仪器设备配备的类别及数量应满足申请相应级别监测工作的要求(包括采样设备、样品前处理设备和数据处理需用的设备及相关软件)。所用仪器设备技术指标和功能应满足要求,量程与被测参数技术指标相适应。(4分) 具有与所申请审核监测项目相适应的监测设备。(4分)
有设备但数量不能满足监测任务要求的,按比例酌情扣分。 2、建有仪器设备档案,一台一档,有目录、实施动态管理,档案中至少包含9项内容(设备名称制造商名称唯一性标识设备符合规范的核查记录当前说明书所有检定证书设备接收/启用日期和验收记录设备使用和维护记录设备改装或修理记录 (1)仪器设备档案符合要求,内容完整。(2分)
(2)各种记录清楚、规范。(1分) 3、应制定仪器设备的年度检定计划(含参考标准)、自校计划、维护计划、期间核查计划,按计划实施并有相应记录
(2分) (1)各类计划编制完善,具有可操作性。(1分)
(2)按计划实施并有相应记录。
(1分)
有自校计划(玻璃量器、自动监测仪器等)的应提供自校规程。 4、所有在用仪器设备要按规范要求送有资质部门进行计量检定,不能超过检定周期(3分) 查看检定证书, 在用仪器设备有未检定的每台扣0.5分,超过检定周期的每台扣0.3分。 5、大型仪器设备由经培训考核授权人员操作。所有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和维护的作业指导书应现行有效,并便于操作人员取用(1分) (1)需授权操作的仪器(指操作技术复杂的大型仪器)有授权书
(0.4分)
(2)所有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和维护的作业指导书应现行有效,操作规程在仪器间有台签或上墙(0.6分) 6、所有仪器设备均在使用当时记录完整,外出监测仪器设备返回后应对其功能状态进行检查并记录。(2分) (1)所有仪器设备使用记录均在使用当时记录,并放在仪器旁。(1分)
(2)外出监测仪器设备有领用返回功能状态检查记录。(1分) 7、所有仪器设备应实施标识管理。(1分) 唯一性管理标识、检定标识、状态标识三种标识明确、清晰。(1分) 五、标准物质
5分 1、应正确配备配足开展申报项目所需标准物质(含参考标准)。(2分) 配足开展申报项目所需标准物质(含参考标准)。(2分) 2、应使用有证标准物质,并在有效期内使用,保证检测结果溯源到国家标准。
(2分) 使用有证标准物质,并在有效期内使用。(2分) 3、建立标准物质档案(台账),保管好标准物质证书。标准物质存储设备和环境符合规范要求,并有专人管理,按使用量领用并登记。(1分) (1)有标准物质档案(台账),标准物质存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