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环境监测自认定考核记录表【参考】.doc

发布:2016-12-22约字共4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XX环境监测站上岗证(自认定)考核记录表 附件1 科室: 姓名: 考 核 项 目 pH值 检测方法及依据 玻璃电极法 考核方式 操作演示 □ 现场提问 □ 主要检测仪器 设备名称 pH计 考核地点 实验室 考核时间 操作演示过程描述/实验结果计算/现场提出问题解答: 一、方法原理: 以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组成电池。在25℃理想条件下,氢离子活度变化10倍,使电动势偏移59. 16mV,根据电动势的变化测量出pH值。 二、操作步骤:1、使用前将测量电极插座处拔去Q9短路插头,插上复合电极,打开电源,将开关旋钮调到pH档,调节温度补偿旋钮,使旋钮白线对准溶液温度值。把斜率调节旋钮顺时针调 到底。然后将仪器预热半小时。 2、仪器标定,把清洗过的电极插入pH=6. 86的缓冲溶液中,调节定位调节旋钮,使仪器显示读数与该缓冲溶液当时温度下的pH值相一致。用蒸馏水清洗电极,再插入pH=4. 00(或pH=9. 18)的标准缓冲溶液中,调节斜率旋钮使仪器显示读数与该缓冲液中当时温度下的pH值一致。重复次过程直至不用再调节定位或斜率两调节旋钮为止。标定完成后24小时内不用再标定。 3、测定水样,若被测溶液与定位溶液温度不相同时,用温度计测出被测溶液温度值,调节“温度”旋钮,使白线对准被测溶液的温度值。若被测溶液与定位溶液温度相同时,省去次过程。然后将电极浸入被测溶液中,用玻璃棒搅拌溶液,使溶液均匀后读出该溶液的pH值。 三、现场提问:1、pH值是否在每次测定前都应进行标定? 答:标定好之后24小时内可以不进行标定,但是超过必须每次标定。 2、pH值电极如何保存? 答:玻璃电极保存在饱和氯化钾溶液中。 考核结果及存在问题: 考核组长: 年 月 日 审批意见: 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XX环境监测站上岗证(自认定)考核记录表 附件2 科室: 姓名: 考 核 项 目 悬浮物 检测方法及依据 重量法GB11901-1989 考核方式 操作演示 □ 现场提问 □ 主要检测仪器设备名称 万分之一天平 考核地点 天平室 考核时间 操作演示过程描述/实验结果计算/现场提出问题解答: 方法原理:不能通过孔径0.45μm滤膜的固体物。用0.45μm滤膜过滤水样,经103-105℃烘干后得到不可滤残渣(悬浮物)含量。 二、操作步骤:1、滤膜准备:用扁嘴无齿镊子夹取滤膜放入事先恒重的称量瓶里,移入烘箱于103-105℃烘干0.5h后取出置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其重量。反复烘干、冷却、称量,直至两次称量的重量差≤0.2㎎。将恒重的滤膜正确的放在滤膜过滤器的滤膜托盘上,加盖配套的漏斗,并用镊子固定好。以蒸馏水润湿滤膜,并不断吸滤。 2、测定:量取充分混合均匀的试样100ml抽滤过滤。使水分全部通过滤膜。再以每次10ml蒸馏水连续洗涤三次,继续吸滤以除去痕量水分。停止吸滤后,仔细取出载有悬浮物的滤膜放在原恒重的称量瓶里,移入烘箱中于103-105℃下烘干1h后移入干燥器中,使冷却到室温,称其重量。反复烘干、冷却、沉量,直至两次称量的重量差≤0.4㎎为止。 三、计算公式:C= 式中:C—水中悬浮物的含量(mg/L) A—悬浮物+滤膜+称量瓶重量(g) B—滤膜+称量瓶重量(g) V—试样体积(ml) 四、现场提问:1、漂浮或浸没的不均匀固体物质是否属于悬浮物质?是否应除去? 答:不属于悬浮物质,应该除去。 2、贮存水样时是否要加固定剂? 答:不加任何固定剂。 考核结果及存在问题: 考核组长: 年 月 日 审批意见: 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XX环境监测站上岗证(自认定)考核记录表 附件3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