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北京市海淀区2014年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

发布:2017-03-11约3.69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北京市海淀区2014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本试卷共8页,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试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卷 选择题(共分) 本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A.武王克商 B.平王东迁 C.王室衰微 D.诸侯争霸 2.确A.②①③④ B.①②④③ C.④①③② D.②①④③ 3.yù,卖)”。这种土地制度存在于 A.夏商时期至西周时期 B.夏商时期到秦朝时期 C.春秋时期到战国时期 D.战国时期到秦汉时期 4.清代考据学家章学诚《校雠通义》(雠,chóu,校A.有教无类 B.学在官府 C.私学兴起 D.百家争鸣 5.《A.民贵君轻 B.人定胜天 C.克已复礼 D.仁者爱人 6.李白诗云: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以下各项与李白诗句A.B.C.“今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 D.7.秦A.B.“一法度衡石丈尺”,促进经济发展 C.D.“书同文字”,提升了民族的认同感 8.乃三四十县,惠至渥(wò,优厚)也。然其后A.实行“推恩令” B.巩固汉初分封的格局C.削弱地方封国势力 D.实行郡县制加强集权 9.北魏A.分配北方无主土地恢复小农经济 B.刊印《齐民要术》推广生产经验 C.在黄河和长江流域兴修水利工程 D.创制翻车以提高农业灌溉的效率 10.唐A.选用 B.C.轻 D.11.下表中,历史现象与原因的逻辑关系对应准确的是 12.之职,不在中书也。”对此理解最为准确完整的是 A.北宋财政入不敷出,出现积贫局面 B.北宋政府机构重叠,形成冗官局面C.北宋分散削弱相权,产生严重弊端D.北宋结束藩镇割据,加强中央集权 13.关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4.张岂之主编的《中国历史》(辽宋金卷)认为,王安石变法时,国家通过市场的力量调节供需和物价,而不是着重于国家的直接经营活动。相应的变法措施是 A.农田水利法 B.免役法 C.方田均税法 D.市易法 15.宋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16.读A.商税收入已经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B.北宋时期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C.宋代加强了对城市商业活动的监管 D.边境战争严重阻碍农业生产的发展 17.以下对于明朝内阁的认识,正确的是 A.在明太祖统治时内阁开始取代宰相 B.内阁大学士参与机要事务的决策 C.票拟制度使六部成为内阁下属机构 D.明朝统治时内阁的地位逐渐下降 18.清朝雍正帝统治时,创立军机处。关于设立军机处的理解,正确的是 A.从此使内阁成为法定最高行政机关 B.取代议政王大臣会议成为中枢决策机构 C.机构简单,有官无吏,行政效率低 D.面聆皇帝旨意撰拟机要文书强化了皇权 19.A.杜绝倭寇对沿海的掠夺 B.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 C.加快了统一台湾的进程 D.阻碍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20.A.仁者爱人,缓和社会矛盾 B.分封诸侯,维护等级秩序 C.君权神授,维护君主专制 D.物皆有理,遵守三纲五常 21.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面临的新课题是 A.抗击外来侵略,保护传统经济 B.加强集权统治,实现富国强兵 C.捍卫民族独立,发展近代文明 D.大力发展教育,维护传统文化 22.A.广大农村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 B.传统农业和手工业遭到严重破坏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 D.中国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3.1876年①《物体凝流二质论》②《中国近日讲求富强之术当以何者为先论》③《立宪法议,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4.李鸿A.轮船招商局 B.继昌隆缫丝厂 C.福州船政局 D.江南制造总局 25.下A.②③④① B.④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③②①④ 26.读19世纪到20世A.洋务运动企业的刺激和诱导 B.列强放松了对华的经济侵略 C.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27.费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8.两 “窃查此次战事,由于匪徒藉口仇教,肆行烧杀,致酿大患,各国……调舰增兵,合而谋我。”这里所说的“匪徒”是 A.太平军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