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程纲要.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课程纲要
课程类型:义务教育课程必修内容
教学材料: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4年3月第1版
授课时间:10课时
授课对象:小学六年级学生
设计时间:2014年8月
【背景】
本单元是在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学习分数除法和百分数的重要基础。与整数、小数的计算教学相同,分数乘法的计算同样贯彻《标准》提出的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体会和理解数学的理念,通过实际问题引出计算问题,并在练习中安排一定数量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以丰富练习形式,加强计算与实际应用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根据本套教材的编写思路,本单元将解决一些特殊数量关系问题的内容单独安排。即把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一类问题组成“解决问题”一个小节,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这类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与整数、小数的计算教学相同,教材体现结合具体情境体会运算意义的要求。不再单独教学分数乘法的意义,而是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计算过程去理解计算的意义。同时也不再呈现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简化了算理推导过程的叙述及解决问题思路的提示,通过直观与操作等手段,在重点关键处加以提示和引导,这样可以为学生探索与交流提供更多的空间。
【课程目标】
1. 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分数乘法计算。
2. 理解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会应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3. 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课程内容与实施】
课程内容及课时安排 课程的实施 课程内容 课时 课程资源 学习活动 《分数乘法》课程纲要 10 分享本课程纲要 分数乘法
分
数
乘
法 分数乘整数
分数乘分数
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 1
1
1 1.教材
2.郑州市教育信息网班班通中的学习资源
3.每个学生准备一张长15厘米、款10厘米的长方形纸。 1.在问题情境中,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交流自己的算法。
2.运用旧知迁移,利用转化的方法,总结分数乘整数计算方法。
3.在练习中,通过反馈、纠错,最后能比较熟练进行分数乘法的运算。 解
决
问
题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1 1.教材
2.郑州市教育信息网班班通中的学习资源 1、在观察、操作的基础上开展探索、讨论与交流,理解计算算理,归纳计算法则,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
2、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1 【课程评价】
过程性评价(权重:30%) 评价项目 评价要素 评价等级 评价方式 课堂评价(10%) 1、积极发言,能有条理表达自己的想法,有质疑精神,善于提出一些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A、好 (5分)
B、比较好(3分)
C、一般 (1分) 教师评价 2、积极参与小组合作与交流,在交流中乐于帮助他人,遵守数学活动秩序。 A、好 (5分)
B、比较好 (3分)
C、一般(1分) 教师评价 作业评价(10%) 1、按时并独立完成作业,书写认真,差错少。能及时订正课堂及家庭作业中的错题,并积极让老师再次批改。 A、好(5分)
B、比较好(3分)
C、一般(1分) 教师评价 2、完成教师布置的实践操作作业。 A、好(5分)
B、比较好(3分)
C、一般(1分) 教师评价 单元检测(10%) 1、能根据本单元学习的内容进行梳理、回顾与总结,罗列出知识点。 A、好(5分)
B、比较好(3分)
C、一般(1分) 教师评价
生生评价 2、认真对待每次的单元测试,发挥自己真实的水平,并能在测试后及时总结出错误原因,做与出错同类型题目,把不会的知识及时补上。 A、好(5分)
B、比较好(3分)
C、一般(1分) 教师评价
本课程评价由过程性评价和结果评价两部分组成,以百分制呈现,过程性评价占30%,结果评价占70%。
过程性评价(30%)= 课堂评价(10%)+作业评价(10%)+单元检测(10%),结果评价以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成绩(70%)计入。
若最终成绩在60分以下,须按学校规定在针对性复习之后补考。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