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工学]2基本放大电路黄.ppt

发布:2018-03-04约1.67万字共12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放大的概念: 2.1.2 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 1. 放大倍数 (1)电压放大倍数Au 电压放大倍数是衡量放大电路电压放大能力的指标。它定义为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比,也称为增益(gain)。 2.2 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 2.2 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 2.2 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 2.2 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 2.2.3 共射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作用 结论: 2.2.3. 共射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作用 结论: 结论: 1. 实现放大的条件 2. 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 2.3 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 2.3.1 用估算法确定静态值 2.3.2 用图解法确定静态值 2.3.2 用图解法确定静态值 2.4 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2.4.1 微变等效电路法 2.4.1 微变等效电路法 2.4.3 动态分析图解法 2.4.4 非线性失真 2.4.4 非线性失真 2.5 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2.5.1 温度变化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 2.5.2 分压式偏置电路 1. 稳定Q点的原理 2.5.2 分压式偏置电路 1. 稳定Q点的原理 2. 静态工作点的计算 3. 动态分析 例1: 解: (2) 由微变等效电路求Au、 ri 、 ro。 2.6 射极输出器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射极输出器)的特点: 例1: 解: (2) 由微变等效电路求Au、 ri 、 ro。 2.7 多级放大电路及其级间耦合方式 2.7.1 阻容耦合 例2: 解: 解: 解: 应用举例?镍镉电池恒流充电电路 2.7.2 直接耦合 2.8 差动放大电路 2. 8. 1 差动放大电路的工作情况 1. 零点漂移的抑制 2. 有信号输入时的工作情况 2. 有信号输入时的工作情况 (3) 比较输入 双电源长尾式差放 差放电路的几种接法 零点漂移的危害: 直接影响对输入信号测量的准确程度和分辨能力。 严重时,可能淹没有效信号电压,无法分辨是有效信号电压还是漂移电压。 一般用输出漂移电压折合到输入端的等效漂移电 压作为衡量零点漂移的指标。 输入端等效 漂移电压 输出端 漂移电压 电压 放大倍数 只有输入端的等效漂移电压比输入信号小许多时,放大后的有用信号才能被很好地区分出来。 由于不采用电容,所以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具有良好的低频特性。 通频带 f |Au | 0.707| Auo | O fH | Auo | 幅频特性 抑制零点漂移是制作高质量直接耦合放大电路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适合于集成化的要求,在集成运放的内部,级间都是直接耦合。 电路结构对称,在理想的情况下,两管的特性及对应电阻元件的参数值都相等。 差动放大电路是抑制零点漂移最有效的电路结构。 差动放大原理电路 +UCC uo ui1 RC RB2 T1 RB1 RC ui2 RB2 RB1 + + + – – – T2 两个输入、两个输出 两管静态工作点相同 uo= VC1 - VC2 = 0 uo= (VC1 + ?VC1 ) - (VC2 + ? VC2 ) = 0 静态时,ui1 = ui2 = 0 当温度升高时?IC??VC? (两管变化量相等) 对称差动放大电路对两管所产生的同向漂移都有抑制作用。 +UCC uo ui1 RC RB2 T1 RB1 RC ui2 RB2 RB1 + + + – – – T2 两管集电极电位呈等量同向变化,所以输出电压为零,即对共模信号没有放大能力。 (1) 共模信号 ui1 = ui2 大小相等、极性相同 差动电路抑制共模信号能力的大小,反映了它对零点漂移的抑制水平。 +UCC uo RC RB2 T1 RB1 RC RB2 RB1 + – ui1 ui2 + + – – T2 + – + – + – + – + – + – 共模信号 需要抑制 +UCC uo ui1 RC RB2 T1 RB1 RC ui2 RB2 RB1 + + + – – – T2 两管集电极电位一减一增,呈等量异向变化, (2) 差模信号 ui1 = – ui2 大小相等、极性相反 uo= (VC1-?VC1 )-(VC2 +? VC1 ) =-2 ?VC1 即对差模信号有放大能力。 + – + – + – + – + – + – 差模信号 是有用信号 ui1 、ui2 大小和极性是任意的。 例1: ui1 = 10 mV, ui2 = 6 mV ui2 = 8 mV - 2 mV 例2: ui1 =20 mV, ui2 = 16 mV 可分解成: ui1 = 18 mV + 2 mV ui2 = 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