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8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两次工业革命及其对世界的影响课件 新人教版.ppt

发布:2018-05-14约3.95千字共2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两次工业革命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认真研究《考试说明》规定的核心考点、提供的题型示例及样题。 诀窍一 聚焦核心/主干知识 (历史人物、事件、现象、线索), 把握复习方向 历史人物: 哈格里夫斯、瓦特、史蒂芬孙、爱迪生、卡尔·本茨、莱特兄弟 章西女王、玻利瓦尔 马克思、恩格斯 历史事件: 三角贸易、玻利瓦尔领导的反殖斗争、印度民族大起义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巴黎公社 历史线索: 从18世纪中叶开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开始或完成工业革命,使生产力获得迅猛发展,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到19世纪末,世界完全联系成一个整体,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核心和主宰地位的世界市场不断扩大,初步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资本的残酷剥削和列强疯狂的殖民扩张,使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阶级矛盾、资本主义列强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矛盾空前激化,工人运动、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指明了方向。 诀窍二 利用结构图示、表格等方法,构建“两次工业革命”“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的立体知识网络。 工业革命 开端:18世纪60年代,英国人哈格里夫斯发明手摇纺纱机 完成: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已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 此后,法、美等国也完成工业革命,世界其他许多国家或早 或晚都进行了工业革命 背景 政治前提:英国最早确立资产阶级统治 直接原因:手工工场的生产供不应求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发展 1785年以后,英国人瓦特改进的蒸汽机在生产中广泛使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美国人富尔顿造出了用蒸汽机作动力的轮船 1825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旅行者号”试车成功 积极影响 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引起社会结构变化,产生两大对立阶级 客观上把资本主义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传播到世界各地 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价值观念,促进近代城市兴起 消极影响 无产阶级遭受日益严重的剥削和压迫 确立了资本主义对世界的统治,使东方逐渐从属于西方 带来了环境污染等问题 第二次工业革命 标志:电力的广泛运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开始时间:19世纪70年代 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美国人爱迪生被誉为“发明大王”,1879年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 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内燃机,1885年试制汽车成功 美国人莱特兄弟于1905年制成飞机,试飞成功 积极影响 ①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②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 ③出现电力、汽车、石油等一大批新兴工业 ④新能源的广泛使用,扩大了动力来源 ⑤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消极影响 ①石油的大规模使用及重化工业的发展使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 国家:西班牙、葡萄牙首先进行殖民扩张和掠夺 18世纪后半期,英国成为最强大的殖民国家,“日不落帝国” 时间:16世纪-19世纪 三角贸易 路线 “三角贸易”示意图 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 国家:西班牙、葡萄牙首先进行殖民扩张和掠夺 18世纪后半期,英国成为最强大的殖民国家,“日不落帝国” 时间:16世纪-19世纪 三角贸易 路线 影响:①非洲丧失了近亿的精壮劳力,更加贫穷落后 ②奴隶贩子把赚来的钱投资于工商业,促进了欧洲资 本主义发展 英国在印度的殖民扩张 开始时间:17世纪 扩张工具:东印度公司 典型事例:克莱武率军洗劫孟加拉 影响:①英国殖民者利用抢来的财富发展国内经济 ②殖民地为英国工业生产提供了巨大的海外市场,进一 步刺激了英国工业的发展,促使英国迅速成长为资本 主义工业强国 印度民族大起义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背景 英国残酷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剥削 西班牙、葡萄牙残酷的殖民统治和经济掠夺;美国独立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时间 1857-1859 18世纪末19世纪初 人物 章西女王 玻利瓦尔,“南美的解放者” 结果 失败 解放了西班牙在南美洲的殖民地; 葡属巴西宣布独立 意义 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表现了殖民地人民不畏强暴、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声援了亚洲其他国家的民族独立斗争 出现一系列独立国家,基本形成今天拉美国家的格局;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印度民族大起义和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简表 事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