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考专题复习:两次工业革命课件.ppt

发布:2017-05-22约3.22千字共1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初三中考专题复习: 考纲要求: 1、以发明珍妮机、瓦特改进蒸汽机、发明“旅行者号”机车等基本史实为例,概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探讨第一次工业革命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 2、以电力广泛应用、爱迪生发明电器、本茨和莱特兄弟的发明活动等基本史实为例,概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探讨第二次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 比较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政治前提 开始时间 开始国家 开始标志 主要标志 理论基础 动力能源 进入时代 交通工具 开始行业 珍妮纺纱机的发明 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 改良型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应用 改良的蒸汽机(煤炭) 发电机和电动机(电)、 内燃机(石油) 轮船、火车机车 汽车、飞机等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上半期(英1840前后)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法拉第的电磁学理论 牛顿力学 轻工业 重工业 英国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确立 英国首先开始 美、德等多个国家同时进行 时 间 姓 名 国 别 成 果 18世纪60年代 哈格里夫斯 英 国 珍妮纺纱机 1785年 瓦特 英 国 改良蒸汽机 1807年 富尔顿 美 国 制造轮船 1814年 史蒂芬孙 英 国 火车机车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成果 时 间 姓 名 国 别 成 果 1831年 法拉第 英 国 电磁感应现象 1866年 西门子 德 国 制成发电机 1879年 爱迪生 美 国 发明电灯 1876年 贝 尔 美 国 发明电话 1895年 马可尼 意大利 无线电通讯技术 19世纪80年代 卡尔·本茨 德 国 设计出内燃机 1885年 卡尔·本茨 德 国 制成汽车 1903年 莱特兄弟 美 国 制成飞机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成果 ①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是生产经验的总结,科学和技术未能紧密结合; ②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一个国家发生,“一枝独秀”; ③开始于轻工业(棉纺织业)。 工业革命的特点 ⑤使城市日益扩大和繁荣,人口增长加快。 工业革命的影响 ①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改变了社会面貌; ②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 ③引起社会关系重大变革,形成了两大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⑥同时带来了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①最显著的特点是电力的广泛应用,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④在一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加快了经济的发展;(德、日) 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建立在自然科学的成就之上,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与第一次比最突出的特点) ③第二次工业革命从多个国家同时发生,“遍地开花”; ⑤开始于重工业部门。 ① 生产力发展迅猛,科技成为重要生产力; 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过渡; ②改变了社会面貌,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⑤引起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之间展开了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 ③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⑥使东西方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比较第一、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异同点,你从中能得出什么启示? 1.相同点: ①都引起社会关系的巨变。第一次工业革命导致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②都对世界格局发生巨大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列强的殖民扩张造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第二次工业革命,形成了世界资本主义的殖民体系。 ③从经济上看,都加速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 2.不同点: ①从发明者看,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劳动者凭借经验和技能,发明成果都是生产经验的总结;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先驱多是科学家和工程师,各种发明无一不是在精确的自然科学研究成果之上取得的。 ②从发源地看,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英国,约半个世纪后才在各国真正开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则是多源的。 ③从突破口来看,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轻工业为突破口;第二次工业革命以重工业为突破口。 3.启示: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社会进步; ②要树立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 ③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求科学奥秘的精神品质。 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1.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为扩大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 3.激发国人探求新知,向西方学习,中国近代化开始起步(洋务运动)。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