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8年中考人教版历史专题复习(六):两次世界大战-(共57张课件).ppt

发布:2018-05-26约8.13千字共5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942年7月—1943年2月 (1)时间: (2)作用: 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从此,德军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苏军从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 对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二战转折点的理解: 二战转折: 斯大林格勒战役(欧洲战场) 1943年,开罗会议 1943年,德黑兰会议 ① 1943年随着各反法西斯战场的节节胜利和法西斯集团的瓦解,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已经发生根本转折。 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⑴背景: ②为加快战争胜利步伐,并对战后事务进行安排,各大盟国频繁召开国际会议。 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1、背景 1943年各个战场反法西斯战场都取得了胜利;盟国之间的合作也越来越密切。 目的: 2、开罗会议的召开(1943年11月) 参加国:中、美、英。 会议内容:签署《开罗宣言》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意义:中国人民坚持抗战,收复领土的神圣权利得到国际承认。 为了加速战争进程,早日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3、德黑兰会议的召开(1943年11月) 4、雅尔塔会议: 参加国:苏、美、英 内容:决定在1944年5月由美英军队在法国北部登陆,开辟第二战场;战后处置德国;成立国际组织。 目的:为了加速战争进程,早日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①时间:1945年2月; ②参与国及其首脑: 美(罗斯福)、英(丘吉尔)、苏(斯大林) ③内容:打败德国后对德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决定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 利于三国协同对日作战 中美英 1943年11月 开罗 会议 德黑兰会议 1943年11月 苏美英 决定在1944年5月由美英军队在法国北部登陆,开辟第二战场;战后处置德国;成立国际组织。 加强了三国联合对德作战 雅尔塔会议 1945年2月 苏美英 ①讨论战后安排问题; ②重申雅尔塔会议关于处理德国问题的精神 ③以中美英三国的名义发表了促令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 ①加速了德国的灭亡 ②为雅尔塔体系建立奠定了基础 波茨坦会议 1945年7月 苏美英 ①加速日本投降; ②巩固对德胜利 作用 主要内容 参加国 时间 名称 发表《开罗宣言》日本窃取中国领土如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评价:这些会议协调了反法西斯同盟的行动,对打败法西斯国家起了积极作用;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波茨坦会议,特别是雅尔塔会议的若干内容,为战后新的国际关系格局——雅尔塔会议奠定了基础(美苏根据雅尔塔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瓜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雅尔塔体系,在美苏势均力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美苏为核心的两极格局)。 打败德国后对德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决定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 一、欧洲战场的胜利—— 攻克柏林战役: (1)时间: (2)作战部队: (3)作用: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溃败,加速了二战欧洲战争的结束。 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 标志着二战 结束。 二、最后的胜利: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标志着二战结束。 思考:1945年促使日本投降的因素? 1945年4月—5月; 苏联红军; 欧洲战争 ①中国等亚洲各国人民对日军展开进攻( 最主要 ); ②美国向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 ③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④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1945年9月2日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1 )前期:法西斯侵略,英法等纵容侵略的战争;(反法西斯联盟建立之前) 2、后期(1942年1月1日后):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2、取胜的最重要原因: (1)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性; (2)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3)法西斯主义不得人心; (4)各国人民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坚强不屈和英勇奋战等。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1、二战是人类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浩劫,使几千万人失去了生命,无数的财产被毁 。 2、二战也彻底改变了世界面貌,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3、改变了世界经济政治格局。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 启示:1.战争给人类带来了沉重灾难,我们要热爱和平,远离战争。 2. 人类的命运休戚相关,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 3.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应对人类所面临的挑战 4.人民群众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的真正动力。 5.对邪恶势力要坚决抵抗,绝不能妥协退让、姑息纵容 6.正义必将战胜邪恶 阅 读 并 归 纳 请同学们复习课文并归纳出与两次世界大战有关的重要会议。 与两次世界大战有关的重大会议 1、巴黎和会----《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