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学案3.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使用时间 :2012-10-15 编辑:彭海兰 李 英
(((((((((((((((((((((((((((((
【目标导航】
考点 考纲解读 1.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2.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3.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掌握某一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及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分析
2.重点掌握自然带的三种地带性规律:由赤道到两极的规律、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命题预测】
1.结合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区域生态环境命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联系,以及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规律。
2.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自然带上,以陆地自然带的分布为载体,考查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知识盘点】
一、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金太阳考案》P51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金太阳考案》P51至P52
【点拨】我国南北方土壤肥力特性差异成因
(1)北方纬度较高,气温较低,有机质分解较少,积累较多;北方雨水较少,水分蒸发较多,表层土壤盐分积累多,故呈碱性。
(2)南方纬度较低,气温较高,有机质分解多,积累多;南方雨水较多,淋溶作用强,故呈酸性。
三、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分异规律 成因 表现 典型地区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热量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沿纬线延伸,
随 更替 和
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 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同纬度地带,
从沿海向内陆递减 沿 延伸,
随经度变化更替 中纬度地区 垂直分异规律 随高度上升,
降低,降水发生变化 沿 延伸,
随 方向更替 纬度较低,海拔较高的山地 地方性分异规律 地方地形、地方气候、较大范围地面组成物质等差异的影响 沿一定地势剖面发生变化 较小尺度的地域 四、主要陆地自然带
根据植物群落的特征可以区分出不同的陆地自然带,它们的空间分异主要受
条件的制约。
分布 植被 因纬度和热量条件
差异分出的种类 森林自然带 地区 森林 热带雨林带、
,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带和寒带冻原带 草原自然带
的内陆地区 以草本植物为主 热带草原带
自然带 荒漠自然带 干旱地区 旱生植物 自然带
温带荒漠自然带 五、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因地制宜
【考点透析★对点演练】
考点一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金太阳考案》P52至P53,真题1、2,例题1、2
考点二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与陆地自然带的对应关系(以北半球为例)
《金太阳考案》P55至P56,真题1、2,例题1、2
考点三 垂直分异规律总结
1.从山麓到山顶的垂直分异类似于从赤道向两极的纬度地带分异
山地自然带垂直分异是从山麓到山顶的水分和热量状况的差异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气温的垂直递减率,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约0.6℃。从山麓到山顶的垂直分异类似于从赤道向两极的纬度地带分异(如下图所示),但并不完全一致。
从山麓到山顶的水分状况差异明显。一般地,从山麓到山顶的降水量呈“少-多-少”变化。因此,在有些基带是草原或荒漠的高山,由于山地降水增多,可能出现森林带,如天山北坡。
2.山麓的自然带基本上与当地水平自然带相一致
例如,喜马拉雅山南麓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3.在高山地区影响垂直带谱数量的要素可图解如下:
(1)山坡上的自然带谱的多少,与山地所处的纬度位置及山地海拔高度有关。
(2)同一纬度区,海拔高的山地带谱多;相同高度的山地,位于低纬度地区的带谱多。
(3)山顶、山麓之间相对高度—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谱越复杂。
4.随纬度和坡向的变化,同一自然带在不同地区分布的高度不同
(1)纬度越高,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高度越低。具体如下图所示:
(2)同一自然带在阳坡海拔高,阴坡海拔低。
(3)雪线在迎风坡海拔低,背风坡海拔高。
5.雪线高度问题
夏季气温小于0℃的地方有永久性积雪,即夏季气温0℃线为山体的雪线。雪线是冰雪带的下限,其高度与纬度、坡向和坡度有关。一般来说,低纬雪线高,高纬雪线低;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陡坡雪线高,缓坡雪线低。
演练1 下图是我国不同纬度的两座山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坡向:B表示 坡,D表示 坡。(填南或北)
(2)D坡自然带数目多的
原因是 。B坡冰
川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