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性成型工艺解析.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摘要本次课程设计对简单的冲裁件的设计。在次设计中,我们成功的完成了本次课程设计任务。本次设计过程包括对材料性能的分析、生产方案的制定、模具类型及结构的选择、排样的设计,冲压力的计算及刃口的设计等。综合运用和巩固冲压工艺及有关课程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我们从事冲压工艺设计的初步能力,为后续毕业设计和实际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学习冲压工艺的一般方法,了解和掌握冲压工艺的设计过程和计算方法,培养正确的设计思想,计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本次设计,我们还学会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等,培养工艺设计的基本技能。在设计中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负责、踏实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强化质量意识和时间观念,培养良好的职业习惯。本次设计大致按一下步骤设计:零件的工艺性分析,生产方案的确定,确定模具类型与结构形式,工艺计算。冲裁件按照IT14级计算,凹、凸模按照分别加工,冲裁件剪断面的粗糙度可以选择Ra12.5μm。该冲裁件需要大批量生产且结构简单,故采用级进模自动送料方式生产。横向定位方式采用挡料板,无侧压装置,纵向定位方式采用固定挡料销、始用挡料销和导正销。卸料方式采用固定卸料方式,出料方式采用下出料方式,推件装置采用刚性推件装置。导向方式采用导柱和导套排样方式采用多排方式。落料凹模刃口尺寸φ33.8125+0.0250mm,凸模φ33.5665-0.0160mm冲孔凸模尺寸φ18.135-0.0450mm, φ4.09-0.0080mm,凹模φ18.318+0.0180mm,φ44.336+0.0120mm,孔心距17±0.0375mm,压力中心坐标(0.179,0),压力机的型号为JH21-25开式固定台压力机。设计的不足:多排冲裁时,冲裁完一边时,需要将条料翻转,需要重新定位送进关键词级进模;凸模;凹模;冲孔;落料第1章工艺分析1.1设计任务书产品:零件三批量:大批量材料:10钢厚度:2mm图1-1 冲裁零件图1.2结构形状该冲裁件为圆环形,结构简单,左右对称,尺寸较小,无悬臂。因为其上冲孔最小直径为4mm,尺寸较小故采用有导向凸模冲孔。查表1-1可得4mm0.35t,孔到边缘的最小距离为2mm=1t。故适合冲裁。表1-1有导向凸模冲孔最小尺寸材料圆形(直径d)矩形(孔宽b)硬钢0.5t0,4t软钢及黄铜0.35t0.3t铝、锌0.3t0.28t1.3尺寸精度与粗糙度因为此冲裁件结构简单,精度要求不高,故采用经济精度,一般为IT12~IT14。这里选选IT12级精度,使用普通冲裁即可达到零件图样要求。粗糙度要求也不高,故选Ra12.5μm较合适。表1-2公差等级表查公差表1-2得Φ4+0.180 Φ18+0.180 φ34-0.2501.410钢材料性能屈服极限σb=335MP屈服强度σs=205MP剪切强度τb=255~333MP10钢塑性好,韧性很好 ,易冷热加工成型,正火或冷加工后切削加工性能好。故适合冲裁。1.5工序冲孔、落料第2章生产方案制定该工件包括落料、冲孔两个基本工序,可以有三种工艺方案。方案一:先冲孔,后落料。采用单工序模生产。方案二:冲孔﹣落料级进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方案三:落料﹣冲孔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表2-1单工序模、级进模和复合模的特点比较项目单工序模级进模复合模冲压精度较低较高IT10~IT13高IT8~IT11制件平整程度一般不平整,高质量件必须校平因压料较好,制件平整冲模制造的难易程度及价格容易、价格低简单形状制件的级进模比复合模制造难度低,价格也较低复杂形状制件的复合模比级进模制造难度低,相对价格低生产率较低最高高使用高速自动压力机的可能性有自动送料装置,可以连冲,但速度不能太高适用于高速自动压力机不宜用高速自动压力机材料要求条料要求不严格,可用边角料条料或卷料,要求严格除用条料外,小件可用边角料,但生产率低生产安全性不安全比较安全不安全,要有安全装置综上所述:由于该冲裁件结构简单,大批量生产,生产精度不算高,故采用方案二,级进模较适合。第3章模具类型与结构形式3.1 送料方式:有自动、半自动及手动送料方式三种。因为冲裁件是大批量生产,要保证生产率和安全性,选用自动送料方式。又因为级进模生产中材料要求为条料或卷料,辊轴自动送料装置能用于很薄的条、带、卷料的送料,保证材料全长被利用。故采用辊轴自动送料送料装置。3.2 定位方式3.2.1 横向定位方式(1)导料板:在固定卸料式冲模和级进冲裁模中,条料的横向定位使用导料板。(2)导料销:在复合冲裁模上,通常采用导料销进行导料(3)侧压装置:自动送料的模具不宜采用侧压装置。 由于采用级进模生产,采用自动送料方式,所以横向定位采用导料板定位。3.2.2 纵向定位装置有固定挡料销、活动挡料销、回带式挡料装置、始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