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材料成型工艺基础-金属塑性成形教案.doc

发布:2017-04-21约3.1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章 金属塑性变形 视频剪辑:金属塑性加工的重要性 压力加工的基本生产方式 锻造 自由锻(手工、机器)视频剪辑:锻造方式 模锻 动画:模锻过程 板料冲压 视频剪辑:板料冲压件二 轧制 轧板材 动画:钢板轧制 轧棒料 动画:圆钢轧制 轧环 图片:轧环 拉拔 冷拉缝纫机送布牙 图片:冷拉缝纫机送布牙 其它塑性成形工艺(链接至第五节) 视频剪辑:钢锭压合(压力加工的原材料) 压力机上开坯 图片:压力机上开坯 第一节金属塑性变形基础 加工硬化 视频剪辑:冷作硬化 材料的压力加工性能(可锻性)视频剪辑:金属材料的可锻性 三、冷变性和热变形 ?判据:材料的再结晶温度 ?冷变形的特点 变形抗力大 材料出现加工硬化 需中间退火 产品精度高 ?热变形的特点 变形抗力小 基本上不出现加工硬化 需采用预先热处理消除缺陷 产品精度较低(一般作为毛坯件使用) 第二节 自由锻 视频剪辑:自由锻概述 一、自由锻设备 空气锤 图片:空气锤结构图 冲击力,小型工件 视频剪辑:空气锤自由锻 蒸汽锤 图片:蒸汽锤 冲击力,中型工件 视频剪辑:蒸汽锤自由锻 电液锤 图片:电液锤 冲击力,中型工件 水压机 视频:水压机 静压力,大型、重型工件 视频剪辑:水压机自由锻 前两者噪声大,震动大,生产环境差;后两者好。 二、自由锻工序 镦粗 Flash动画:镦粗 盘套类、饼状工件的主工序 视频剪辑:镦粗 拔长 Flash动画:拔长 杆类、轴类工件的主工序 视频剪辑:拔长 扭转 视频剪辑:扭转 错移 视频剪辑:错移 切割 视频剪辑:切割 冲孔 视频剪辑:冲孔 三、自由锻工艺规程的制定 (a)确定 敷料、加工余量 Flash动画:余块和余量 公差 (b)确定坯料重量和尺寸 G坯料=G锻件+G烧损+G料头 (c) 安排自由锻工序 思考题: 重要零件为何要进行多次的镦粗、拔长,又镦粗、再拔长? (目的:打碎粗大的铸造晶粒,使晶粒细化,消除部分铸造缺陷如气孔、缩松等。) (d)选择锻造设备 (e)确定锻造温度范围 始锻温度 1200℃以下 终锻温度 800 ℃以上 思考题 碳钢的锻造温度为何选在800 ~1200℃之间? 四、工艺特点 锻件精度低,一般是半成品或毛坯件。 生产率低,可以生产各种重量的锻件。 大型、巨型 锻件只能用自由锻方法生产。 五、自由锻件的结构工艺性 轴类锻件结构工艺性 动画:轴结构性 杆类锻件结构工艺性 动画:杆类结构性 盘状锻件结构工艺性 动画:法兰盘结构性 第三节 模锻 视频剪辑:模锻概述 一、模锻方式 (a)蒸汽-空气锤上模锻 蒸汽-空气锤 视频剪辑:锤上模锻 胎模锻 视频剪辑:胎模锻 锤上模锻 锻模结构 视频剪辑:锤上模锻锻模 图片:锻模结构 视频剪辑:飞边切除 思考题:模锻能否直接锻出通孔? (b) 热模锻压力机(静压力) 视频剪辑:压力机上模锻 (c)平锻机上模锻 视频剪辑:平锻机上模锻 二、模锻工序 形状简单的锻件:预锻→终锻→清理(切边→去连皮) 形状较复杂或锻造比大的零件 的锻件: 制坯→预锻→终锻→清理 Flash动画:模锻过程 连杆锻模 视频剪辑:连杆锻模 曲轴模锻 视频剪辑:曲轴模锻 三、锻件图的制订 1.分模面的确定 Flash动画:分模面的选择  = 1 \* GB3 ①确保锻件能从模膛中取出。分模面应选在最大截面处。  = 2 \* GB3 ②上下模膛应基本对称或相似。便于金属均匀变形。  = 3 \* GB3 ③模膛深度应较浅。深模膛的缺点:变形量大,变形不均匀,锻件外形可能会不完整,也不利于锻件出模。变形抗力大,模具寿命也降低。  = 4 \* GB3 ④分模面尽量为一平面,便于锻模的生产和加工。  = 5 \* GB3 ⑤所选分模面尽量使敷料最少,提高金属利用率和节省后续加工工时。 2.敷料、加工余量和公差的确定 坯料重量和尺寸的计算 G坯料=G锻件+G烧损+G料头 3.锻模斜度 作用和铸造起模斜度类似。 4.模锻圆角 必须有圆角。否则,锻模易损坏,大大降低使用寿命。 5.冲孔连皮 Flash动画:冲孔连皮 四、模锻的工艺特点 锻件精度、生产率比自由锻高。 需用专用模具,模具成本高,适用于大批量生产。视频剪辑:模锻生产线 锻件的外形可以较复杂。 中、小型锻件为主。 图片:典型模锻件 五、模锻件的结构工艺性 (a)模锻件应避免深孔或多孔。 (b)模膛不应过深。 (c)形状复杂或敷料较多时,宜考虑焊接+锻造组合结构。 第四节 板料冲压 视频剪辑:板料冲压件一 一、冲压设备 冲床 图片:冲床结构图 数控冲床 图片:数控冲床实物 剪床 图片:剪床 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