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等传统文化提升中职生道德修养实效性探讨.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弟子规》等传统文化提升中职生道德修养的实效性研究 摘 要:通过学习、践行《弟子规》等传统文化,对中职学生行为规范养成如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等方面的礼仪与规范,特别是道德修养的提升,起到较为显著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弟子规》;中职生;道德修养
一、研究依据和意义
《弟子规》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写而成、教导学生为人处世的规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中职学校学生从整体生源素质上来讲,存在学习底子薄弱、行为规范较差、道德修养有待提高等特点。为此,课题组依托《弟子规》及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我校办学的特点及学生实际,尝试从2015级新生开始,通过诵读经典、学生自身评估、案例跟踪、活动践行等方法,利用学校办公室、政教处、班主任、科任老师等教育教学管理资源,探索适合我校提升学生道德修养的创新方法,并以点带面,全面开展
二、探索与实践过程
课题研究活动主要围绕两个方面展开:《弟子规》等传统文化的学习以及践行《弟子规》相关活动的开展
(一)《弟子规》等传统文化的学习
1.诵读《弟子规》、《千字文》
在学校教务处、政教处的协调、配合下,要求班主任利用班会课、周日晚及周四晚班主任下班时间,组织班级学生进行《弟子规》(16年春季)、《千字文》(16年秋季)等经典的诵读。通过诵读经典,学生对上述经典的内容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2.《弟子规》教学
立足于15网络1班,课题组3位老师对《弟子规》内容按板块和内容进行划分,利用班会课、周日及周四晚自习的时间,共设计了32次的教学活动设计,进行了32次课的讲授。通过诵读经典、故事分享、学生讨论、老师点评、作业布置等环节,同学对《弟子规》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就《弟子规》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具体运用有了更明确的思路
3.微信公众号创建、推广
为方便学生在课余时间的进一步学习,课题组创建了“晋江职校国学讲堂”微信公众号,包括“国学经典”、“文明同行”及“荐号”三个栏目。同时,在上课期间,课题组通过微信平台每天推送1条图文消息,内容包括“弟子规/千字文”注释、“好文荐读”、“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从2016年春季第2周开始,截止到2016年秋季的九周(10月28日),共有1300多个同学关注,推送了112条图文消息
4.经典诵读校本教材的编写、应用
为方便课题研究及诵读活动的开展,课题组编写了《弟子规》注释及故事、《千字文》注释译文及书法练习两本经典诵读校本教材。同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活动有机融入到《弟子规》学习及践行活动中,编写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读本。该书除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进行解读外,还设计了相应的“思考与践行”供学生作答,方便学生结合时代特点,参照《弟子规》的要求,在学习、生活中践行
(二)践行《弟子规》相关活动的开展
除“总叙”外,主要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活动:
1.“入则孝”
课题组围绕“孝”这个主题,精心设计了一次主题班团活动。通过诵读、视频观看、学生讨论、教师点评,学生对“孝”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懂得换位思考,让家长舒心了不少,做到了“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以及“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周末要出门的话,也能主动跟爸妈打招呼,并按父母要求的时间回家,做到“出必告,返必面”,不让父母过多的担心和牵挂
2.“出则悌”
在“出则悌”这部分,主要是结合学校办公室、团委、政教处等部门的工作安排,融入到《弟子规》的践行活动中来。如在2015年秋季在学校办公室的组织下开展了学校第32期道德讲堂,通过静默省心、唱歌曲、看短片、诵经典、学模范、表心声、向德鞠躬、送吉祥等环节,让同学进一步意识到应该常怀感恩之心。2016年秋季开学初,在校团委的策划下,班级开展了“感恩教师节”的活动,由同学手绘贺卡以及送花给科任老师,对老师表达感恩之心;在学校政教处的推动下,要求学生认真填写“学生成长手册”,帮助学生树立“以感恩心做人,以责任心做事”的意识,做到团结同学、尊敬师长,养成较好的班级集体荣誉感,班级也在学校、专业组织的各项活动中有着不俗的成绩
3.“谨”
课题组结合《职业道德与法律》中的礼仪部分的教学内容,通过主题班会,制作PPT、观看视频、撰写心得等,让学生明确只有具备良好的个人礼仪,才能不断提升个人的涵养。同时,通过开展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晋江市民文明公约》以及《晋江市民行为规范》,结合学校教务处有关学习纪律、政教处有关行为规范等方面的要求,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规范意识,争做一名合格中职生
4.“信”
诚信是人必备的优良品质。中职生是今后未来产业的大军,其品质优劣,关系到今后学生是否能够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