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关于企业员工绩效管理的几点思考(精选范文).doc

发布:2018-05-10约4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关于企业员工绩效管理的几点思考 一、员工绩效管理的基本思路和做法 (一)从绩效管理的思想上,着力于更新员工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加强责任意识,塑造职业行为,努力为员工提供一个公平的绩效管理平台,让员工通过考评,改进绩效,营造一个激励员工奋发向上的外部环境,鼓励员工规划好自身的职业生涯,实现个人的自我发展。 (二)在绩效考核的标准上,针对所考核对象的工作性质客观设计考核内容,全面地对考核对象的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进行考核,并从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和工作绩效三个方面进行了指标量化,以百分制形式由考核者进行考核评分。同时,还根据各层次岗位要求和职能不同的特点分别设计了考核要素,突出考核重点。如对中层管理人员在表率性、组织领导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提出比一般管理者更高的考核要求,使考核更符合客观实际。 (三)在绩效考核的方式上,采用全方位评估的考核方式,由绩效评估小组(占30%)、部门领导(占30%)、部门同事(占20%)和车间(占20%)共同考核评分,使与被考核者发生工作联系的对象均参与对其绩效的评价,从不同角度对员工的工作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考核,比较客观全面地反映出被考核者的工作绩效,体现了考核的公正性。 (四)在绩效考核的内容上,引入了注重工作团队合作精神的考核指标,在考核中,采用车间对被考核部门的评分为该部门所有人员该项目得分的办法,不仅对员工个人的绩效进行了考核,同时也对员工所置身其中的工作团队绩效进行了考核,使员工绩效与团队绩效之间有机结合,确保员工的思想及行为与企业战略目标一致,对营造良好的团队精神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五)在绩效考核结果的使用上,将结果与员工的晋升及奖惩结合起来,使考核成为员工晋升、调配岗位及确定收入的主要依据。方案规定,如连续三次评为优秀员工或连续四次评为良好员工,晋升一级使用;连续三次评为基本称职员工,降一级使用;连续两次评为不合格员工,解除其劳动合同,规范了对员工职务升降的管理。 (六)在绩效考核的时间上,采用了每半年考核一次的办法,通过缩短考核时段,能够及时掌握员工表现,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为新形势下开展企业员工的绩效管理提供了新的尝试。 (七)在绩效考核比例设置上,方案打破了原来对优秀或良好等级比例的限制,规定只要符合标准均可被评为优秀或良好的等级。如在2006年底考核中,财务部8人中有7人被评为良好,在2007年年中考核中办公室8人中有6人被评为良好,较为客观地反映了员工的绩效情况,有效地激励了员工。 (八)在绩效管理的一体化上,重视双向沟通及考核结果的分析和处理,促进员工自我成长。考核方案要求部门和个人根据评估结果分别制定出未来半年的绩效改进计划,公司领导和部门领导也及时与分管部门和员工进行绩效面谈,了解情况,分析研究,对未来工作提出希望,使员工了解公司对其工作的评价,明确改进的方向。 通过对员工绩效管理的创新和探索,为企业提供了总体人力资源质量优劣程度的情况,为制定未来企业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员工绩效管理中出现的几个问题 (一)部分员工在思想上对现代绩效管理认识不足,尚未能完全从传统的观念中转变过来。绩效管理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现代企业的员工绩效管理与传统企业的人事管理在对象、范围、重点和方式上均有较大的差异。在实际工作中,个别员工对现代企业绩效管理的实质和重点未能完全理解,对其认识仍未上升到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高度,存在一定的恐惧感和抵触感。个别员工认为考核体系的评价不够公正,不能真实反映员工实际的工作绩效状况,对个人认为本应是超期望值的评价却仅仅得到达期望值或未达期望值的评价表示不满,从而产生受挫感和抵触感。 (二)考核指标量化较为困难。由于部门或员工岗位职责之间的不可比性,在考核指标设置中难以完全涵盖各个层级和各个岗位的要求,因而在指标设置上要将全部指标均量化较为困难,目前只能针对同一性质和层次的岗位设定一致的考核指标,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绩效考核的客观性。 (三)考核容易受到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在考核工作中,由于考核者对绩效考核的技能尚未完全掌握,特别是由于平日被各种琐碎的事务所困扰,忽视了对绩效的记录,考评无以为据,只能求助于印象或个人述职报告。印象的形成是由多种因素所决定的,也受到考评者自身因素的影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述职报告亦未能全面反映员工的真实情况。这时考核往往会受人际关系和情感因素的影响,使之失去客观衡量尺度,使评选先进变成了评人缘,甚至在不同意见中搞平衡,影响了考核结果的公正性。 三、对今后开展员工绩效管理的若干思考 要做好员工绩效管理工作,需要引入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结合企业及员工的实际状况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