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伯牙绝弦 6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1.doc

发布:2019-12-07约1.91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伯牙绝弦 6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教学目标】 1.读通读懂文言文。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2.理解文章内容,感知文言文的特点,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3.感受朋友间的真挚友谊。受到美的熏陶。 4.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感悟祖国的语言魅力,从而自觉地吸收祖国优秀的传统的语言文化。 【教学重点】 理解词句的意思,读出自己的感悟,感受朋友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谊,体会文言文所表达出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教学难点】 体会伯牙为纪念子期而破琴绝弦的情感。 【教学方法】 “以读代讲法”“情景感悟法”“点拨引导法”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知道中国的语言文字是最有情味的,从文字中我们可以读出颜色、声音、画面、情节,甚至是气味。我给你几幅图,你能读出什么呢?——水、山、杨柳依依、高山流水。当老师看到高山流水时总会想起一个流传千古的故事 《伯牙绝弦》。因为伯牙绝弦讲的就是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 二、揭题导入,初次读文 1.用你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注意做到字正腔圆。 2.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将句子读流利。 3.师范读,让学生听出自己的不足,加以改正。 4.在流利的基础上注意停顿恰当。 三、理解课文 1.结合课下注释说说自己读懂的句子。 2.一起解决不明白的地方。 3.总结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四、深入理解课文 (一)从哪儿看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1.生找有关句子,出示句子进行理解。 2.伯牙善鼓志在高山,志在流水 3.子期善听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 4.伯牙是著名音乐家他的琴声不止表现高山流水,还有什么?子期都能听懂吗? 过渡:二人在一起是多么快乐,二人相约明年再见,但世事难料,子期不幸染病身亡。 (二)为什么子期死后伯牙说世上再无知音? 1.当伯牙志在高山,志在流水时,有没有人能听懂…… 来到子期墓前的伯牙是如此的绝望他用一种极端的方式表现出来了乃破琴绝弦吗,终身不复鼓。 2.面对此时的伯牙,你想对他说点什么? 五、总结 我们一生也许有幸可以遇见自己的知音,也许遇不见,也许和伯牙一样遇见了但有失去了。但是我们不要伤心,因为与朋友相处不在乎结果,而在乎过程。 后人根据伯牙绝弦的故事编写了一曲《高山流水》让我们一起伴着高山流水的乐曲感受伯牙和子期间那份真挚的友情。 播放《高山流水》 六、作业 (一)读一读,说说句子的意思。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二)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板书设计 伯 子 知音 牙期 绝死 弦 附送: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 人教新课标版 《伯牙绝弦》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新课文,是一篇文言文。课文行文简洁,不足百字,古今意义差别不大,是一篇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文章。因此,我把预设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感悟情感,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上。综观一节课,我的感触颇多。 一、由于对学生备得不足,学生朗读不是很到位,我的范读起到了引领的作用,但是在范读之后,没有引导学生把朗读的节奏在书上划出来。学生朗读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究其原因,是学生课前预习没到位。俗话说:功夫在诗外,一节好课的功夫也在课外。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和能力刻不容缓。 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能及时调整课堂教学内容。在进行语言训练和拓展的环节上,学生精彩的发言让我感受到他们有着丰富的想像力,平时对词语也有一定的积累,学生从读通到读懂,再到熟读成诵,基本达到了“其词若出吾之口,其情若生吾之心”的境界。我觉得这对我来说已经足够了。 三、课堂的教学思路很清晰,尤其板书设计比较独特。当擦去子期的赞叹,学生面对空空的黑板,仿佛看到空落落的伯牙,达到了“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他们不仅被这流传千古的故事内容所打动,而且激发了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并且掌握了一定的古文学习的方法,更使我欣慰的是孩子们对人生知己的深刻感悟。 俗话说,教学是门遗憾的艺术。我不敢说这节课我有什么闪光点,在今后的教学中真真正正地、扎扎实实地做到“好上课——上好课——课上好”。让这门缺憾的艺术逐步走向完善。 第 第 PAGE 1 页 共 NUMPAGES 1 页 小学教育资料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