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书写与诊断方法__培训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摘 要 将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及特殊检查等资料摘要综合,提示诊断的依据。 其他医师通过摘要能了解基本的病情 摘要的内容 患者的一般资料:姓名、性别、年龄 主诉 主要的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 体格检查:主要的阳性和阴性体征 实验室及特殊检查(主要的阳性及 阴性结果) 初步诊断 临床思维与诊断步骤 诊 断 步 骤 1.调查研究,收集资料 手段:问诊 体格检查 特殊化验与检查 要求:真实性 系统性 完整性 诊 断 步 骤 2. 归纳分析,形成印象 根据:病史询问 体格检查 化验、器械检查结果 归纳临床特点 治疗经过 结合:已学的理论知识 已往的临床经验 初步诊断 诊 断 步 骤 3.验证或修正诊断 进一步检查 最后确诊(注意检查的针对性) 诊断性治疗 临床思维方法 定义: 对疾病现象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过程中的一系列思维活动,由此认识疾病、判断鉴别,做出决策的一种方法。 临床思维的两大要素 临床实践:即床旁接触病人,通过问诊、体检和诊疗操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科学思维:对实践获得的资料整理加工、分析综合的过程。 临床思维步骤 从解剖的观点,有何结构异常? 从生理的观点,有何功能改变? 从病理生理的观点,提出病理变化和发病机制的可能性。 考虑几个可能致病的原因。 考虑病情的轻重,勿放过严重情况。 提出1—2个特殊的假说。 检验该假说的真伪,权衡支持与不支持的症状体征。 寻找特殊症状体征组合,进行鉴别诊断。 缩小诊断范围,考虑诊断的最大可能性。 提出进一步检查及处理措施。 临床诊断思维的基本原则 实事求是原则 简化思维程序原则 “一元化”原则 用发病率和疾病谱的观点选择诊断的原则 首先考虑可治性疾病的原则 首先考虑器质性疾病的原则 临床误诊原因 病史资料不完整、准确 观察不细致 检验结果有误差 先入为主,主观臆断 医学知识不足,缺乏临床经验 症状、体征不明显 伪病 临床诊断的种类、内容与格式 一、临床诊断的种类: 直接诊断:病情简单直观,无需特殊检查即能明确诊断。 排除诊断:临床症状体征不典型,有多种可能疾病,通过检查分析,不难发现不符合之处,予以排除。 鉴别诊断:诊断难以明确,需不断收集新的资料予以鉴别。 临床诊断的种类、内容与格式 二、临床诊断的内容与格式 病因诊断 (分型与分期): 风湿性心脏病 病理形态诊断(病理解剖):二尖瓣狭窄与关闭不全 心脏扩大 病理生理诊断(功能诊断):心功能Ⅲ级 (心衰Ⅱ级) 并发症: 房颤 伴发症: 肠蛔虫 临床诊断(clinical diagnosis)是在详细的了解和观察病情的基础上推断出来的,诊断结论的名称可以说是解剖学与病理密切结合的结果。如心肌梗塞,大叶性肺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肾小球肾炎,胰头癌等。 临床诊断的种类由于诊断依据的不同可以归纳为: 一、病因诊断 内因:免疫,遗传,代谢等 外因:外伤,感染,中毒,理化,环境因素等 二.病理解剖诊断 二尖瓣狭窄,肝硬化 三.病理生理诊断 心功能不全 1.病因诊断能明确提出致病的主要因素和阐明本质的疾病名称如:风湿性心脏病,结核性脑膜炎,先天性丙种球蛋白缺乏症,血友病等。 病因诊断说明疾病的本质,对疾病的发展,转归,预防和治疗有指导意义,因而是最重要的临床诊断。 2.病理解剖诊断 对病变部位,性质,组织结构或细胞水平的病变均能提出明确的结论,如二尖瓣狭窄,肝硬化,胸膜炎,肾小球肾炎等 3.病理生理诊断 表明疾病引起的机体功能改变,如心功能不全,肝,肾功能障碍等。 临床综合诊断 有些疾病一时难以明确诊断,临床上常以其突出症状或体征为主题的“待诊”方式来处理,如:发热待查(诊)腹泻待查(诊),黄疸待查(诊),血尿待诊等,尽量根据收集的资料分析综合,提一些诊断的可能性,按可能性的大小排列,反映诊断的倾向性。 如:发热待查:①伤寒;②恶性组织细胞增多症待排除。 患者男,19岁。主因腹痛,腹泻,脓血便4天,粪常规异常,以“急性细菌性痢疾”收住院,入院当天出现左下肢麻木,以膝关节以下为著,行走后加重,入院后第2天出现右下肢麻木及双手支撑后麻木感,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