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测试题..doc

发布:2017-01-18约6.49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必修一第四章\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测试题 一、选择题 读某河流三角洲沉积岩(物)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完成17—18题): 1 .造成该地区地貌变化的原因是 A.内力作用 B.外力作用 C.风化作用 D.板块运动 2 .岩层的新老关系为 A.a层最老 B.b层最老 C.c层最老 D.一样老 3.从塞北到江南的景观差异,产生的基础是( ) A. 水分 B. 光照 C. 土壤 D. 热量 4.生物的光合作用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 A.整体功能 B.平衡功能 C.调节功能 D.生产功能 5.气候的变化会导致地貌、水文、生物、土壤等要素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说明地理环境具有 A.差异性 B.区域性 C.整体性 D.单一性 6.郑板桥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破岩”说明在土壤形成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气候 B.地貌 C.生物 D.水文 7.下列地理现象能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是(  ) A.从我国多雨的东南沿海到干旱的西北内陆,植被有明显的变化 B.秦岭南坡太阳辐射强于北坡,植被生长茂盛 C.黄土高原由于植被破坏严重和水土流失,造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D.沙漠地区生长的骆驼刺根系不发达 8.滥伐森林可能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河流含沙量增大 B.地下水位持续上升 C.水土流失 D.河流水位下降 澳大利亚东北侧分布着大片的生物礁——大堡礁。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题。 9.近年来,这些生物礁的缔造者——珊瑚在大量死亡,据研究,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及全球气温升高有关,这反映了地理环境具有(  ) A.差异性 B.独特性 C.复杂性 D.整体性 10.青海、内蒙古、西藏等地大量挖掘发菜、甘草,导致环境恶化,反映了 ①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 ②地理环境具有差异性 ③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制约和影响 ④某一要素的改变必将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010·江苏启东中学检测)下图为河流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24~25题。 11.图示河流地貌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河流的 ( ) A.侵蚀作用 B.搬运作用 C.溶蚀作用 D.风化作用 12.乙图所示地形剖面对应甲图中的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④① 读“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主要循环示意图”,完成题。 13.人类在使用化石燃料过程中向大气排放大量CO2,但大气中的CO2浓度仍基本稳定,原因是: A.大气本身具有减缓CO2增加的功能 B.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生产功能 C.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平衡功能 D.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都具有平衡功能 14.生物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能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进入生态系统 B.地球表面植被覆盖率越来越低,原因在于大气层中的CO2愈来愈少 C.绿色植物在阳光下能放出氧气,同时也放出氮气 D.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能把有机质转化为元素和简单化合物 15.下列山地中,垂直自然带带谱最丰富的是 A.乞力马扎罗山(5895米) B.阿空加瓜山(6940米) C.北美麦金利山(6194米) D.珠穆朗玛峰(8848米) 16.在图中的四幅山地垂直带谱图中,位于我国暖温带的山地可能是 17.南半球缺少的自然带是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热带雨林带 C.亚寒带针叶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读右上图,回答问题: 18.若上图纬度为40oN, 则 P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P点的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P点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P点的自然带为亚寒带针叶林带 D.P点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19.若上图纬度为40oS, 则 P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P点在非洲 B.P点在南美洲 C.P点的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P点附近有巴西暖流 20.下列关于垂直地域分异规律说法正确的是 A.山麓自然带与山地所在地的水平自然带是一致的 B.垂直地域分异与山地所在纬度、高度没有关系 C.山地所在纬度越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